潘石屹:港股直通車可減輕國內房地産業壓力
    2007-09-24    本報記者:李佳鵬 張莫    來源:經濟參考報
  “個人直接對外證券投資試點辦法的推出時機非常好,國內樓市的壓力也會得到相應減輕。”作為SOHO中國有限公司的董事長,潘石屹對於國內經濟政策的調整一向非常敏感。日前他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港股直通車的即將開通對於疏導國內資金流出有着重大意義。
  “目前國內的資金量非常大,僅去年一年全中國的房地産成交量是1.6萬億人民幣。這些資金衝到股票市場,股票市場暴漲;衝到深圳等地的房地産市場,房地産市場價格也暴漲。這些資金就像洪水一樣,不是把它堵住,而是把它引出去,才能解決國內的流動性過剩。”潘石屹&&,個人直接對外證券投資試點辦法正是一項“把洪水引出去”的政策。
  “把洪水引出去也要看看對方的地勢是不是處於一個相對低的水平,而目前來看,一個上市公司同時發行A股和H股,兩者之間還是存在着不小的差價。因此香港股市相對內地確實處於一個較低的地勢。”潘石屹説,“所以,我想一旦港股直通車開通,其政策效果應該不用很久就能顯現。”
  而對於國外“熱錢”炒熱中國房地産市場的問題,有着多年房地産從業經驗的潘石屹也有着自己的看法。他對記者&&,對於國外資金進入國內的樓市不能一概而論,一部分確是抱着投機的目的,想炒一筆就走,但也有很多國外資金進入中國是看好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景。“我們要狙擊的是屬於第一種的‘國際熱錢’。”潘石屹説。而他也高度評價了從去年到今年國家&&的意在控制熱錢流入渠道的一系列政策。“就我了解的情況,這些政策對於打擊熱錢效果還是比較明顯。”
  美國房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近期也成為了眾人探討的焦點,而潘石屹對此也堅持自己的觀點:這項危機和中國的房地産業“絕緣”。他堅定地對記者&&:“國內的房地産市場在結構上不存在發生這種風險的可能。”他解釋説,美國的房地産市場之所以爆發了這次危機,首先因為次級抵押貸款的首付比例都很低,有的甚至是零首付,這本身就蘊含着很大的風險。其次資産證券化的過程又將這種風險傳導到了經濟的其它環節。“相對而言,中國房地産市場的情況大大不同,首先中國的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的首付比例最低也在30%以上,其次我們的住房貸款幾乎不存在證券化,因此抗風險能力要強得多。”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