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階段,鄭州早秈稻期貨指數經過5月中至7月初的低位震蕩後,向上突破,迭創新高。分析認為,雖然災害頻發、供給短缺主導早秈稻價格漲勢,但隨着新稻大量上市、供應增加,早秈稻供需格局難有根本改變,後期上漲力度將隨價格走高而漸趨緩和。 全球稻米供應量充裕。7月公布的全球本年度稻米供需調整較小,産量小幅上調,消費量下調近70萬噸,貿易量幾乎未做調整,年終庫存上調30萬噸,達到9660萬噸,供需維持平衡,對國內稻米價格影響較小。 國內調控措施頻繁&&穩定糧價。近期國內農産品市場價格波動空間加大,玉米、粳稻、小麥價格大幅上漲,國家密集&&措施,力求保障供應、穩定市場價格、防止糧價過快上漲,後期不排除政府會採取減少托市收購量等措施來調控稻穀價格。 早秈稻托市收購預案預期發布。7月8日,《2010年早秈稻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正式發布,今年早秈稻最低收購價每市斤0.93元,執行區域為皖、贛、鄂、湘、桂5省(區),執行期限為今年7月16日至9月30日。相比去年,今年預案提高了收購價、增加了收購庫點。預計新季早秈稻上市初期,主産區開秤價將超過托市價,大範圍啟動預案可能性較小,對期價走勢産生偏多影響。 災害氣候仍將産生作用。由於強降雨頻繁,江河猛漲,洪水氾濫,贛湘早秈稻主産省區部分稻田受淹或被沖毀,局部地區糧食絕收。儘管如此,稻穀庫存仍充足,並可彌補減産缺口。截至6月底,國內仍有早秈稻庫存322萬噸,同比增加200萬噸。雖然早秈稻期價受減産預期影響大幅上升,但受稻穀庫存壓制,期價漲勢將漸趨緩和。 綜合上述諸多因素,筆者分析認為,鄭稻期貨短線可能劇烈震蕩,但中期上漲趨勢仍將得以延續,其中主力合約ER1101中期有望上衝2180-22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