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産品築底震蕩等待新突破
    2010-06-18    作者:金鵬期貨 陳錦青    來源:經濟參考報

    自5月份以來,豆類産品已經連續兩個月維持跌勢,其中大豆期貨價格在5月下跌3.06%,創三個月以來最低。而在端午節後的首個交易日,豆類期貨價格整體出現反彈,不過仍然處於底部震蕩狀態。

  大豆産量壓力巨大供給過剩

  從基本面看,大豆産量壓力造成全球性供給過剩是豆類下跌的主要原因。
  美國農業部6月11日公布了2010/11年度美國大豆的供需預估情況,預估産量為9008萬噸,低於2009/10年度創紀錄的9142萬噸;消費數據方面國內使用量、出口量均維持5月預估數據分別為4884萬噸、3674萬噸,供給方面過剩明顯。據巴西分析機構Celeres報告,2009/10年度巴西大豆預估産量高達6720萬噸,去年同期為5700萬噸;阿根廷大豆産量預計5480萬噸,去年同期為3200萬噸。創歷史的産量壓力通過09/10年度的期末庫存轉嫁到10/11年度期末庫存上,達到6699萬噸的歷史高位。
  同時,全球大豆的需求明顯放緩。美國農業部6月6日公布的美豆出口銷售報告顯示,美國本年累計出口3658.24萬噸,累計裝船量3412.67萬噸,累計未裝船量維持在較低水平。巴西農戶2009/10年度大豆銷售已完成64%,但低於去年同期的70%。兩大主産區的銷售疲軟再次增加了大豆基本面的暗淡色彩。
  此外,國內大豆現貨疲軟態勢仍未改善。隨着收儲政策的結束,大豆産區5月收購價開始回落,均價自4月底的3740元/噸下跌240元至3500元/噸;港口分銷價則較穩定,均價自3530元/噸下跌110元至3420元/噸。産銷區價格倒挂現象有所緩解。

  豆油處於季節性消費淡季

  下游産業中,豆油市場正處於季節性消費淡季,成交清淡,我國油廠大豆供應壓力集中、包括下游産品在內的豆類庫存充裕,豆油市場供應面偏空格局短期難以改善。今年1月至4月期間,我國總共進口豆油158749噸,較去年同期減少55.14%,平均每月到港量不到4萬噸,主要因為國內豆油供大於求,內、外市場價格“倒挂”嚴重,另外,4月1日之後政府限制阿根廷豆油對華出口的政策也對進口起到抑製作用。
  此外,豆粕市場也在弱勢調整中。儘管國家啟動生豬收儲,國內家禽和牲畜飼料需求也在回升,但在港口大豆過於飽和的狀況下,收儲政策效果預計仍將有限,國內豆粕及飼料需求的提升還需時日。

  基金做多熱情不高天氣因素顯現

  5月份開始,基金多空雙方爭執比較激烈,在疲軟的基本面壓制下,基金做多熱情不高。據美國商品期貨交易所公布的大豆期貨持倉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6月1日,基金多單減持877手至95394萬手,空頭增加762萬手至72327萬手。
  目前國內大豆需求萎靡不振,國儲庫存又在高位,短線仍難走出低位震蕩格局。不過,由於農産品的季節屬性,進入6月,在需求很難大幅變動的前提下,天氣因素逐漸成為左右豆類價格的重要因素。
  由於考慮到大豆作物需要經歷較長一段時間才能成熟或到達關鍵生長期,市場將持續保持一定的天氣升水,價格也因此多了一層不確定性。市場在逐漸的築底過程中將尋找新的突破點。

  相關稿件
食用農産品和生産資料價格繼續走低 2010-06-09
溫州發改委將嚴懲炒作農産品行為 2010-06-08
匡山農産品綜合交易市場6月菜價回落 2010-06-04
食用農産品價格繼續走低 2010-06-02
雲南防範特色農産品價格異動 201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