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深基指時隔一月築底回升 各類型基金全面開花
    2010-05-28    作者:記者 桑彤/綜合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一週述評(5月20日-5月26日)
  本週(5月20日-5月26日)滬深基金指數築底後穩步上揚,雖期間有所反復但不改升勢。除QDII基金繼續走弱外,各類型基金出現久違的全面開花,指數型基金更是表現強勢漲幅遠超基指。
  從4月中旬以來的一個月時間,大盤連續下挫導致滬深基指連創新低。隨着宏觀基本面的持續好轉和機構倉位低點再現,滬深基指築底後開始穩步上升。統計顯示,滬基指5月26日收於4177.27點,5月19日收於4171.79點,上漲5.48點,漲幅為0.13%;深基指5月26日收於4590.75點,5月19日收於4583.80點,上漲6.95點,漲幅為0.15%。
  在大盤上漲的帶動下本週指數型基金重現強勢特徵,其中中小盤指數基金錶現遠超大盤。統計顯示,本週指數型基金平均凈值上漲1.61%,ETF基金平均凈值上漲1.62%。其中,華夏中小板ETF和廣發中證500LOF兩隻指數型基金漲幅超過4%,其餘仍有6隻以中小盤為投資標的的指數型基金漲幅超過3%。
  與此同時,封閉式基金走勢則出現分化,漲跌比例幾乎各佔一半,且整體二級市場價格和凈值走勢出現背離。統計顯示,本週封閉式基金加權平均凈值僅上漲0.18%,二級市場價格下跌0.76%,折價率繼續下降0.75個百分點至8.25%,達到歷史最低水平。
  部分如基金裕澤、基金興華、基金安信、基金安信等4隻傳統封基折價率僅在1%-4%之間,估值優勢和折價率的“保護墊”功能幾近消失。分析人士指出,在市場引入股指期貨對衝機制後,低折價率或成為封閉式基金常態,深挖基金的主動管理能力成為投資重點,同時也應重視封閉式基金的交易性機會。
  股市的劇烈震蕩再次凸顯出債券型基金的避險功能,大量資金借道債基回流債市,這也再次掀起了債券型基金的發行潮。目前正在發行和即將發行的債券型基金就有5隻,分別為銀華信用債、長信中短債、德盛增益、鵬華增利和國聯安信心增益債券基金。專家認為貨幣市場超寬鬆的資金面正在改變,收益率曲線短端存在較大風險,建議關注偏債型基金以及以信用債為主要投資標的的債券型基金。統計顯示,本週債券型基金平均凈值上漲0.12%至1.08元。
  此外,海外市場繼續在震蕩中回落,QDII基金的凈值也隨之繼續下挫。統計顯示,截至5月25日,11隻QDII基金本週平均凈值下跌5.60%至0.86元。從市場信息層面來看,德國政府發布禁止“裸賣空”的政策等信息繼續催生市場的避險情緒,而美國參議院通過了自1930年以來規模最大的金融管理改革系列金融立法,其對市場的影響也需觀察。上投摩根基金指出,目前,在希臘等國家債務危機前景尚未明朗時,投資者仍需保持足夠的謹慎。但要注意這種不確定性屬於市場自我實現的恐慌,往往恢復時會成V型回升,應密切注意底部的隨時轉變。
  相關稿件
滬深基指進入平穩階段 2010-03-26
加息預期致滬深基指先抑後揚 2010-03-19
兩會期間滬深基指平穩運行 2010-03-12
兩會前滬深基指企穩回升 2010-03-05
[一週述評]滬深基指築底回升國內市場基金錶現優於QDII 201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