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屬性仍將主導年內大宗商品走勢
    2010-05-28    作者:記者 張漢青 實習記者 李唐寧/北京報道    來源:

    近來,歐洲債務危機、全球各主要國家刺激經濟政策退出等利空不斷,市場恐慌情緒蔓延。但業內人士認為,風險與機遇並存,目前調整是暫時的,大宗商品價格在中長期仍可樂觀看待。

  市場短期調整仍屬“良性”

  “在過去一個月中,導致資源性商品價格波動有三大誘因:風險規避需求增強,對歐元區債務危機的擔憂,全球經濟強勁增長。”5月19日,在上海舉行的“裏昂證券第15屆中國投資論壇”上,裏昂證券資源研究部主管金安德(AndrewDriscoll)如此表示。
  根據裏昂證券的判斷,近期國內市場對于經濟刺激方案年內將會退出的猜測導致與基礎設施相關的資源性商品出現拋售,鋼鐵和鐵礦石的價格均在下跌,對鋼鐵的需求也將放緩。但2009年之後,全球經濟出現復蘇跡象,需求的擴張又會影響資源性商品的供應情況和價格。中國長期維持較好的經濟增長形勢對于資源性商品長期來説又是一個利好消息。
  長城偉業期貨首席分析師景川也表示“目前的市場下跌仍屬于良性范圍,是對去年缺乏經濟支撐的上漲的一種調整。”景川説,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擔憂延續、中國房地産調控和國內收緊流動性預期增加,在這“三大利空”影響下,這種調整還將持續。

  市場在震蕩中尋找新平衡

  “2008年全球大宗商品市場受金融危機影響大幅暴跌,2009年大宗商品價格出現超跌反彈,但2010年仍是充滿不確定性的一年。今年大宗商品仍會呈現出較強的金融屬性。”銀河期貨研究中心總監李哲表示。
  他認為,今年大宗商品整體弱勢震蕩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主要原因是,目前實體經濟的恢復還較為脆弱,對大宗商品的支撐力度不及各國經濟刺激計劃的逐步退出以及美元轉強對商品的打壓力度大。
  “但總體來看,一方面需求的穩步回升會令大宗商品價格底部支撐加強;另一方面各國刺激計劃的逐步退出,以及美元的相對強勢又會壓制商品走勢。所以,國際大宗商品市場在經歷了前期大幅暴跌和強勢反彈後,預計年內總體會以N字形的震蕩走勢為主,行情會在震蕩中尋找新的平衡點。”李哲預測。
  中大期貨研究院院長高輝也表示,這波歐債危機不會輕易結束,短期內世界經濟不排除出現二次探底的可能。“以銅為例,從2817.5美元一路漲到8000美元以上,目前的調整還是沒有到位。”高輝還表示,有色、原油目前的大跌是很正常的,即便某一階段稍微站穩或反彈,但還是可能再往下探。

  暴跌是逢低建倉的良機

  金鵬期貨副總經理喻猛國表示,從近期公布的世界各國經濟領先指標來看,世界經濟復蘇的勢頭確定無疑,而我國CPI指數不斷走高,通貨膨脹的苗頭已經逐步顯現,這兩大因素無疑會支援大宗商品價格中長期維持上漲趨勢。
  一般來説,一個完整的經濟周期會持續6-7年的時間,上升期將會持續3-4年,2009年初世界經濟見底開始進入的新一輪上升期,至少應持續到2011年才會結束。歐洲債務危機只不過是牛市中的插曲,正如同當初的迪拜債務危機一樣,只是對人們的心理造成影響,不會改變經濟復蘇的大趨勢,牛市中的暴跌也正好給了投資者逢低建倉的機會。目前大宗商品的下跌屬于正常的調整,待其調整充分之後,會迎來新的一輪上漲。

  相關稿件
國際大宗商品市場猛炒“中國需求” 2010-05-28
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全線震蕩 2010-04-26
避險情緒彈升 大宗商品承壓 2010-04-23
大宗商品價格勁升 2010-04-09
美元走強壓低大宗商品價格 2010-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