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旗集團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威廉 貝特26日在京&&,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將有助於減輕人民幣升值的外部壓力,預計2010年人民幣有望小幅升值1.9%,低於花旗集團以前預測的3%。 威廉 貝特和花旗集團亞洲區首席經濟學家蔡真真等認為,雖然人民幣升值有可能於近期開始,但是由於全球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和最近美元的大幅升值,中國的決策者可能更傾向於保持人民幣的相對穩定。 威廉 貝特認為,歐盟等最近採取的一系列針對穩定歐洲金融體系的舉措,暫時消除了危機由流動性問題蔓延到主權債務償付能力和銀行破産危機的憂慮。不過歐元區能否繼續穩定存在,取決於援助是否附加清晰、可信、更附約束力的條款,並能否得到嚴格執行。 蔡真真&&,由於受外部需求放慢及中國政府進一步調控房地産投資的影響,亞洲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可能已經見頂。在此環境中,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和泰國等經濟體將受歐元區經濟影響較大而放慢增長,而以內需為經濟主要推動力的印度、印尼、中國和菲律賓則略為穩健。 “我們將在未來的幾個季度中看到更多的不利因素。”蔡真真説,在美國及新興世界經濟復蘇根基日趨穩健的同時,中國政府的宏觀調控將對2010年下半年的經濟增長産生更為顯著的影響。 花旗集團的經濟學家們認為,由於美國聯邦儲備局極有可能延遲於2011第二季度才開始加息,而不是之前預測的2010年第四季度,亞洲各國的中央銀行也將推遲緊縮貨幣政策的實行。不過,由於經濟增長和通貨膨脹的情況不同,亞洲國家將不可避免地早於美國加息。 經濟學家們同時&&,相對於其他新興市場地區,亞洲國家擁有更為穩固的外部流動性狀況。因此亞洲國家的資産,包括外匯,股票等,擁有相對較低的系統風險。從中長期來看,亞洲更可被看做是資産的避風港。由於全球央行將保持更為持久的寬鬆貨幣政策,資金將不可避免地繼續流入亞洲各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