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節以來,商品期貨多數品種進入了震蕩行情,但油脂卻一改頹勢築底反彈,儘管反彈幅度有限,但在眾多品種中仍顯得亮眼。其中棕櫚油走勢最強,在持續利好消息的刺激下,率先突破了前期橫盤整理的平台,帶動油脂整體上行。但由於基本面缺乏進一步上漲動能,投資者眼下需要更多關注風險因素。 從行情上來看,棕櫚油反彈上漲是此次油脂類走強的主要推動力,而近期全球的異常天氣是其中最大的導火索。厄爾尼諾氣候引發馬來西亞棕櫚油大幅減産,馬來西亞棕櫚油供貨緊張,一些原本已定發往中國的棕櫚油因缺貨取消,導致國內供應也相對緊張;根據本週三馬來西亞棕櫚油局(MPOB)剛剛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馬來西亞2月末棕櫚油庫存總計為176萬噸,較1月末的200萬噸下降11%;2月棕櫚油産量較1月下降12.5%,至116萬噸,庫存降幅高於預期;而印度作為全球最大植物油進口國將在09/10年度進口更多的棕櫚油也是推動此次棕櫚油上漲的主要因素。 從豆油方面看,儘管3月份是南美大豆上市高峰,對豆類整體起到壓製作用,但是豆油並沒有出現下跌走勢。從基本面上分析,目前由於異常的天氣導致南美大豆收割延遲,美國需求沒有大幅減弱。美國農業部(USDA)3月10日周三早晨公布的最新月度報告數據與市場預測相差不大,符合預期,預計對大豆影響呈中性。 另外,由於原補貼在2009年底過期,美國參議院關於重新補貼生物柴油的投票需要重新進行。因為大約12%的美國豆油用來製造生化柴油,該補貼通過的話能改善市場對豆油需求,對豆油價格是一個支撐。 國內市場上,由於北方連續降雪令國內供給減少也是推動豆油價格上漲的動力之一。根據國內機構對東北尤其是黑龍江大豆播種面積進行的相關調查預測,大豆種植面積大幅減小,預計下降到6500萬畝,減少560萬畝。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儘管多重因素導致油脂類近期保持相對強勢,但是從基本面來看,國內節後需求減少,南美大豆流入市場導致美豆需求減少,都是自年初以來影響油脂的最大利空因素。因此油脂目前實際並不具備連續大幅上漲的動能,投資者需要警惕這波反彈後的震蕩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