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加速拼收益 銀行理財誰主沉浮
    2010-03-05    作者:記者 劉振冬/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虎年頭兩個月,銀行理財産品發行速度加快。據普益財富統計,前兩個月銀行發行理財産品1020款。其中,信貸類理財産品發行仍佔第一,共452款;其次為債券類産品,共發行356款。
  從年初的理財産品發行趨勢看,分析師認為,今年的銀行理財産品投資方向將是,信貸類理財産品雖仍是主流但會大幅回落;債券和貨幣市場類理財産品將保持較高的發行量,佔比或超過50%;伴隨熱錢回流美歐,挂鉤海外市場的結構性産品也會顯現投資機會。

  信貸類雖是主流但降幅明顯

  雖然信貸類理財産品的發行比例仍處第一,但與去年下半年每月動輒四、五百的發行量相比,信貸類的發行數量環比開始大幅減少。普益財富研究員認為,隨着信貸類産品的繼續減少,該類理財産品或將逐漸退出理財市場前三甲的位置。
  普益財富研究員唐麗琼&&,信貸資産類理財産品發行數在去年下半年的大幅增長主要是由於去年上半年信貸投放過快,部分銀行資本充足率等指標開始預警,從而與信託公司謀求合作發行信貸資産類理財産品,通過表外業務為新增貸款騰出空間,同時信貸資産理財産品因其較高的收益率與較低的違約率越來越受到投資者青睞。
  不過,監管層已經注意到這種銀信合作模式的潛在風險,自去年底銀監會發布了《關於進一步規範銀信合作有關事項的通知》後,銀信合作發布的信貸類理財産品就開始驟降。普益財富研究員毛恩知介紹,以2010年1月份為例,當月共有29家信託公司與19家商業銀行合作發行143款銀信合作理財産品,較2009年12月的639款驟降77.62%。而且,在1月新增的信貸類産品中,透露具體投向的産品資金均投資於其他銀行旗下存量信貸資産,如郵儲銀行“財富人民幣理財計劃”的24、25號,理財資金通過信託計劃分別投向建行和招行的信貸資産。
  “不過,這種模式並不具備此前銀行發行信貸類産品的最根本動力,銀行合作交叉購買信貸資産,需要高度的協同性,這大大增加了成本,能否得到普及尚存在疑問。”毛恩知説。

  債券類或將上位替補

  “隨着信貸類理財産品熱度減退,債券與貨幣市場類産品有望異軍突起。”普益財富分析師趙楊預測。普益財富的統計也證實了這種趨勢,上周(2月19日至2月25日)26家銀行共發行了156款個人理財産品。其中,債券和貨幣市場類理財産品發行數為86款,比前一週增加30款,市場佔比為55.13%。普益財富&&,自從信貸類理財産品出現大幅回落後,債券和貨幣市場類理財産品依然保持着較高的發行量,因而經常出現市場佔比超過50%的情況。
  記者走訪一些銀行網點後也發現,在售的理財産品多數是債券類産品,以7天、14天、1至3個月的短期産品更受歡迎,且這些産品基本上是“常賣常有”。趙楊認為,雖然目前加息預期比較強烈,債券票據等價格會有一定幅度的下跌,但不會出現大幅下跌情況。同時,加息預期強烈,將使債券票據等收益率增加,這對銀行債券類投資産品的發行也有利。
  在産品收益率方面,與信貸類理財産品相比,債券與貨幣市場類理財産品收益略低,不過該類産品往往具有更高的流動性,一般最長的投資期限1年,最短的只有幾天。以同樣投資期限1年的産品看,債券與貨幣市場類産品的年收益約在3.5%-4%,比信貸類産品落後0.5%。不過,比起一年期定存2.25%的收益率,債券類理財産品的收益率還是較為吸引人的。

  結構性産品高收益可期

  從今年到期的産品看,年化收益最高的即是結構性理財産品。曾經讓投資者虧得刻骨銘心的QDII産品,今年或許也能博得高收益,這主要是因為歐美市場已經調整到位,資金將從新興市場國家回流。
  普益財富研究員孫瑞琪&&,前兩個月結構性産品發行市場中,中資行發行佔比26.92%,高於2009年的19.53%,中資行對此類産品的參與力度大幅加大。就QDII産品而言,今年前兩個月的發行數量已佔去年的1/4,這主要是受全球經濟逐步復蘇的影響。不過,這類産品的發行主力仍然是外資銀行。

  相關稿件
在售銀行理財産品[2010-02-26] 2010-02-26
政策接踵而來銀行理財如何“追”熱 2010-02-26
在售銀行理財産品[2010-02-05] 2010-02-05
銀行理財峰會4月舉行 2010-02-05
在售銀行理財産品[2010-01-29] 2010-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