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款産品遭遇零負收益專家詳解個中緣由
盤點2009年銀行理財産品
    2010-02-12    作者:記者 朱丹/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據銀率網數據庫統計,2009年各商業銀行共發行5998款理財産品,相比2008年同比增長了10.5%,發行量持續穩步增長。各期限的人民幣産品在2009年預期收益率曲線走勢較為平穩,各個期限産品預期收益率和同期限定存相比高1%至2%左右,但和2008年相比總體的預期收益率同比下降了1.5%。外幣産品在2009年持續減少,同比降幅達三成以上,而人民幣産品持續穩步增長。

  短線為王低風險穩健類産品受追捧

  短平快成為2009年理財産品市場的關鍵詞,短期穩健型産品受到投資者的持續青睞。期限在6個月以內的短期産品2009年總佔比71.2%,而1年期的産品同比減少了25.2%。固定收益類産品佔比不斷上升,投資於信貸資産及銀行間市場工具的産品市場佔比之和在85%以上,2009年投資者風險偏好改變,低風險穩健類的産品受到追捧。
  2009年各商業銀行的發行格局並沒有太大變化,招商銀行依然憑藉其出色的個人業務蟬聯了發行量的第一名,股份制銀行的市場佔有量63.5%,依然是發行主力。相比之下,外資銀行發行量下降明顯。
  信息披露方面,招行、工行及北京銀行領先其他銀行,渣打、農行信息披露水平明顯上升,廣發、恒生及星展銀行信息披露水平則相對較差。

  成立時點不佳致零負收益

  在投資者最為關心的實際收益率方面,據銀率網不完全統計,在2009年5388款到期的理財産品中,未能達到預期收益的産品有237款,産品總體達標率為95.6%。其中103款零負收益,134款産品未能達到産品發行時的預期收益率。就零負收益的情況而言,佔比1.9%,基本和2008年銀監會公布的2%虧損比例持平。
  縱觀103款零負收益産品,銀率網分析師趙瑞昆認為,其共性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是産品的成立時間,大部分産品的成立時間在2007年四季度至2008年上半年,當時各國股市在衝擊歷史高點後單邊大幅下跌,導致産品的市場風險增大。其次,産品絕大部分不可提前贖回,流動性相對較差,尤其是結構性産品的自動贖回機制,在單邊下跌的市場情況下形同虛設。第三是産品的策略失誤,零負收益的産品中沒有一款在熊市中看空市場,策略失誤導致産品在運作期內一敗塗地。進入2010年後,在牛市成立的高風險産品面臨的市場風險相比2008年明顯減小,零收益負收益産品數量在來年有望減少。
  此外,統計顯示,人民幣理財産品到期收益前十的産品實際年化收益率在18.32%至10%之間,和2008年相比明顯下降。外幣産品前十實際年化收益率在46.50%至18%之間,均為結構性産品。

  2010年:創新産品值得期待

  在經歷了連續兩年的高速增長後,2009年銀行理財市場略微放緩了前進的腳步,金融危機的影響依然存在,加之監管層對於産品的發行、投資方向及審批等方面監管愈發嚴格,儘管目前普通投資者的投資需求很大,但銀行理財市場保持60%的年複合增長率仍顯困難,2010年銀行理財産品的發行量維持近三年的平均水平的可能性較大。
  趙瑞昆&&,目前主要經濟體的貨幣基準利率大部分依然處於歷史最低水平,但經濟周期已經從衰退走向復蘇,加息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人民幣産品和外幣産品2010年預期收益率將隨着基準利率的變化而進行調整。2010年銀行理財産品將繼續創新,産品結構將進一步多元化,將出現和信託公司、私募基金等機構合作推出的創新産品。
  由於2009年高風險的産品發行量同比有所下降,可以預見,2010年到期的結構性及其他高風險類産品的零負收益數量將相對減少。

  相關稿件
國泰君安:券商集合理財産品有望擴容 2010-02-05
在售銀行理財産品[2010-02-05] 2010-02-05
購買超短期信託型理財産品應關注三大風險 2010-02-05
在售銀行理財産品[2010-01-29] 2010-01-29
城市居民戶均持理財産品2.3種 2010-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