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10-01-15 作者:記者 劉雪/上海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2009年在中國市場上,人民幣基金在募資、投資環節均佔據主導。長期處於弱勢的人民幣基金首次在募、投兩方面超越外資。 創業投資與私募股權研究機構清科集團1月1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2009年我國股權投資市場共有105隻人民幣基金成功募集122.95億美元,新募基金數量和募資金額分別佔2009年同期募資總量的84.7%和65.4%,人民幣基金首次在新募基金資本總量上佔據市場主導。 在投資方面,2009年人民幣基金共發生328起投資案例,涉及投資金額為29.24億美元,雖然在投資規模方面尚與外幣基金存在較大差距,但投資活躍度首次超越外幣基金。 由此來看,2009年是人民幣基金“華麗轉身”的一年。受金融危機衝擊,海外機構投資者資産大幅貶值,外幣基金髮展陷入低迷期。而中國國內經濟企穩向好明顯,中央及地方政策頻出,股權投資環境日益改善,尤其是境內資本市場退出渠道重啟,創業板適時推出,眾多積極因素推動之下,人民幣基金走出了獨立上漲的市場行情。 “去年在中國投資步伐的收緊只是階段性的策略,”美國私募股權基金凱鵬華盈執行合夥人汝林琪&&,中國超高投資回報的市場對外資基金而言依然有着高度的吸引。 清科研究中心認為,2010年海外機構投資者注入中國私募股權市場的資本總量將會有所回調。與之對應,人民幣基金2010年募、投佔比或將有所下降。 與外幣基金相比,人民幣基金依然存在一定的短板。聯想投資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李家慶告訴記者,外資基金在融資能力、項目選擇及退出方面都有着豐富經驗,在基金運營管理方面依然有明顯優勢。 清科研究中心預計,在今後的三到五年中,人民幣基金與外幣基金的規模將會隨着行業發展呈現出上下波動的趨勢。“在未來中國股權投資市場上,人民幣基金與美元基金之間的競爭與融合將長期並存。”清科集團創始人倪正東&&。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