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大宗商品將迎來更強勁上漲
世界經濟全面復蘇
    2009-12-25    作者:金鵬期貨 喻猛國    來源:經濟參考報

    始於2007年的經濟危機引發的全球經濟衰退和蕭條已經結束,2009年迎來了世界經濟的全面復蘇,2010年預計復蘇將更加強勁。雖然當前還有一些疑慮,但市場總是在懷疑中向上運行。

  同步衰退後是同步復蘇

  一般來説,市場經濟的宏觀運行主要包含復蘇、高脹、衰退和蕭條四個階段,周而復始,也就是經濟周期,又稱商業循環。凡是市場經濟國家,都是如此。新興增長型國家也不例外,儘管可能不會出現GDP為負增長,但也表現出明顯的四個階段,演繹的是增長型衰退。
  實證分析表明,美國國民經濟研究局(NBER)所公布的美國經濟周期數據是一個滯後指標。
  在上一輪經濟周期中,NBER於2001年11月26日發布報告稱美國經濟於2001年3月陷入衰退,而在2003年6月NBER宣布美國經濟走出衰退,走出衰退的時間是2001年的11月份。也就是説,在NBER公布陷入衰退的時候,其實美國經濟已經走出衰退。
  我們認為這輪周期亦是如此。在美國次貸危機一年多後,NBER在2008年的12月份發布報告稱美國經濟於2007年的12月陷入衰退,也就是一年之後才公布。而迄今為止NBER尚未公布美國走出衰退日子。但我們認為,美國經濟已經於2009年上半年後段走出衰退,只是沒有公布而已。
  此外,研究周期不能看滯後指標,而應該盯緊先行指標。
  美國經濟領先指數已經在三月份觸底後反轉,這一指標有很強的領先功能。指標在2007年的7月份見頂後,美國於2007年12月份陷入衰退。還有從採購經理人指數也可見一斑,在三月份後持續上升,在8月份後超過50,顯示強勁增長態勢。作為經濟晴雨表的股市,更是印證我們這一觀點,道琼斯見底後,連續上漲,已逾萬點大關,回到經濟衰退前的水平。有人提出美國的失業問題還相當嚴峻,但這輪經濟是結構性的改變,GDP的增長和就業並不完全成正比。
  其他發達經濟體表現得同樣強勁。日本也出現了強勁的增長,領先指數在6月份見底後出現上升;歐盟也是如此。
  這次世界性的衰退是多年不遇的。我們看到,在日本經濟繁榮時,美國經濟出現了90年代初的衰退,而日本經歷失去的十年時,美國經濟出現連續十年的增長,而東南亞經濟危機時美國正在享受網絡泡沫。也就是説,過去很長時期世界經濟周期運行是此消彼長,輪動效應明顯,節奏上並非同步運行。而此次世界性的衰退後,在世界各國財政貨幣政策強力刺激下,世界周期産生共振,同步衰退後是同步復蘇,全球性的經濟全面復蘇,對於市場衝擊更大。
  從上圖1可以看出,全球各主要經濟體PMI指數自2009年初以來持續回升,表明世界經濟已經走出衰退,開始逐步復蘇,而中國作為另一個世界經濟增長的火車頭,經濟復蘇尤為強勁,不僅率先走出衰退,並且呈V型反轉態勢,這説明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也正進入強勁復蘇階段,而中國在2010年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預期在這些宏觀經濟政策的支持下,2010年經濟增長將更加強勁。

  復蘇拉動大宗商品需求上升

  世界性的全面復蘇,必然拉動大宗商品的強勁需求。
  以中國為例,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分析,2009年11月,汽車産銷分別完成139.14萬輛和133.77萬輛,比上月分別增長10.61%和9.08%,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04.20%和96.43%,而2009年1-11月我國汽車産銷累計分別為1226.58萬輛和1223.04萬輛,同比增長41.59%和42.39%。另外,中國&&多項措施鼓勵置換家電産品和汽車,促進農村消費升級。2009年12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繼續實施家電下鄉政策和家電以舊換新政策,並且將汽車下鄉政策延長實施至明年年底,這無疑會刺激家電産品和汽車的需求,從而拉動對銅等大宗商品的需求。
  而世界經濟復蘇,各國消費的穩步增長,無疑會改善我國的出口環境,出口回暖也會帶動大宗商品的下游需求。
  從與宏觀經濟&&最為緊密的銅和鋼材方面看,我國的銅消費中,電氣行業佔比超過40%,其中又以電力輸送用銅量最多。據中國電器工業協會統計,電線電纜用銅量約佔國內銅消費量的60%-70%,而其中電力電纜用量約佔20%-30%。更為重要的是中國的銅礦資源稀缺,中國整個銅礦的資源大概佔全球的6%左右,中國銅的需求佔到全球1/3。銅供給緊張會推高銅價上漲。
  中國45%的銅下游需求源自電力行業。2009年全年電網投資將達3600億元,較原十一五規劃提高12.5%。2010年,國家電網投資將增至4400億元,較原規劃提高27.3%。特別是在輸配電環節,低壓部分投資增速將明顯加快。由於低壓輸電環節多以銅為導體,因此這一結構性的變化也將帶動銅需求快速增長。
  而另一大宗基礎商品螺紋鋼,則有50%左右應用於房地産行業。據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字,今年前11個月的房地産數據創紀錄,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達7.5億平方米,同比增長53%,商品房施工面積29.9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7.2%,累計新開工面積9.76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5.79%,銷售均價為4785元/平方米,同比增長了22.1%。房地産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行業,在經濟復蘇之時,國家必然會確保其穩定發展而不會過分打壓,2010年房地産也必將延續2009年的快速發展勢頭,從而帶動螺紋鋼需求的快速增長。

  流動性過剩助漲商品價格

  除了世界經濟復蘇拉動大宗商品的需求、推動其價格上漲之外,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全球性流動性過剩導致商品價格上漲。
  2008年底至2009年初,為了應對金融危機,各國紛紛&&了救市措施,向市場中注入了大量的流動性。一般説來,從貨幣的發行到最後産生通貨膨脹需要一個傳導過程(基礎原材料→生産資料→下游消費品),而這一傳導過程一般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10月初,澳大利亞率先提高本國利率,表明其已經感覺到本國通貨膨脹的苗頭,而我國目前雖然沒有發生通貨膨脹,但11月份CPI同比增長已經由負轉正(見圖2)。因此,我們認為,由於各國貨幣的過量發行,2010年世界性的通貨膨脹將會再次到來,而這無疑會推高大宗商品的價格。

  美元貶值符合美國核心利益

  由於世界主要的大宗商品都是以美元標價,因此,提到大宗商品價格,就一定會涉及到美元的匯率,雖然美元在2009年年底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上漲,但我們只將其定義為短期反彈,長期來看美元貶值是必然趨勢,這是因為對於美元而言,貶值對於美國是核心利益,而維持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是美國政府的必然選擇。
  1999年歐元區成立,歐洲在雄心勃勃試圖挑戰美國權威之時,美國人的炸彈扔到了歐洲,南斯拉伕戰爭開始,美國人用日本人和歐洲人的錢打碎了歐洲人歐元地位的夢想,此後歐元持續貶值,歐洲人也發現要取代美元地位也是一廂情願。
  在9.11恐怖襲擊後,美國和歐洲有了共同的敵人,歐洲也暫時放棄與美元爭霸的想法,也就有了美元的持續貶值。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後,為繼續維持美元信心又出現了短暫的升值。從這些可以看出,只要全球不放棄對美元的使用,美元就會持續貶值,而如果有些風吹草動,美元也會出現暫時的升值,美元貶值是長期所趨,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因此長期看美元的貶值支撐了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

  明年世界經濟將好於今年

  從目前世界經濟發展情況看,世界經濟已經走出了最困難的時期,各種領先指標顯示經濟正在強勁復蘇,而明年世界經濟的發展將會好於今年,世界經濟不存在二次探底的問題。
  首先,以美國、歐盟為代表的發達經濟體明確&&要先確保經濟強勢復蘇,待經濟增長的基礎真正穩固之後再考慮退出經濟刺激政策,因此,就目前情況看,主要發達經濟體不會過早結束擴張政策。這給市場發出了積極的信號,使寬鬆的貨幣政策能夠持續較長時間。
  其次,新興經濟體的復蘇勢頭強勁,中國、印度、巴西等發展中大國的經濟雖然仍依賴外部市場的復蘇,但是通過財政和貨幣政策的刺激,這些國家的內需有了很明顯的增長,尤其是中國明確&&在2010年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這給世界經濟帶來了活力和非常積極的影響。

  大宗商品存在三輪上漲

  我們認為世界大宗商品價格迎來三輪上漲。
  第一輪是經濟危機過後,中國經濟率先復蘇,拉動對大宗商品需求;第二輪是世界經濟的全面復蘇,現在可以説是運行的是第二輪的中期;第三輪是世界經濟的高脹階段,也就是全球性的流動性過剩引發的全球性通貨膨脹階段,而這一階段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也將是這三個階段中最為猛烈的。
  綜合來看,明年世界經濟將會繼續保持增長態勢,而全球範圍內的流動性過剩則必將引發全球性的通貨膨脹,在這兩大主要因素的支撐下,2010年以能源、原材料為主的大宗商品將迎來更強勁上漲。

  相關稿件
大宗商品交易市場有待更明確監管 2009-12-18
大宗商品價格普遍下跌 2009-12-14
德意志銀行:大宗商品仍具上漲空間 2009-12-11
迪拜危機致大宗商品短期上漲乏力 2009-12-02
大宗商品漲跌互現資金青睞農産品 2009-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