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9-10-29 作者:馬麗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隨着金融危機對中國實體經濟的影響不斷加深,中小企業面臨更為嚴峻的生存考驗,資金緊張、融資難是企業的最大問題。私募投資的到來,對雲南礦業融資無疑提供了一條綠色通道。
雲南是礦産資源大省,被稱為有色金屬王國。但是,單就礦産企業來説,卻是各有各的困難。有的是缺乏後續發展資金,有的是缺乏專業技術和專業團隊,有的則是不懂資本市場,不能很好地運用資本市場促進企業的發展。這就成為中小礦業企業發展的瓶頸。
日前,針對這個情況,清華大學中國礦業研究中心主任張焱坦言:“雲南資源豐富,優勢明顯,具有吸引創投公司的良好條件。雲南的許多資源型企業還有完整的産業鏈和龐大的市場。這對私募投資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國際投資機構軟銀賽富基金也有意向在雲南投資。這個基金成立於2001年,曾經成功地投資過盛大網絡、順馳不動産、銘萬、太合麥田傳媒投資有限公司、58.com(同城分類網)等投資項目。去年,軟銀賽富的內部收益率高達84.2%,被稱為亞洲最賺錢的私募基金。
該基金投資合夥人陸豪認為,目前雲南的礦業發展情況呈現一種散亂的狀況,沒有形成相對的規模和基礎。這可能有政府的因素,也有行業的因素。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看中了好的企業,還是想投入的,因為這種投入會給當地經濟的發展帶來很大的幫助。當然這會規範它的監管體制,包括對它未來的走勢將會起到很大的幫助。我們選擇企業有4個標準:今年業績、未來的成長性、管理團體的能力和風險的可控性。
陸豪説:“我在雲南已經考察了一些企業,目前,符合我的投資條件的企業已經有兩三家了,正在進行投資運作。如果在接下來的考察中,雲南的礦産企業有符合我的標準的,我會加大投資力度。我準備了近30億元的資金,將來會把企業IPO。”
陸豪認為,政府應該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集中使用好信用大的資金進來,而不是讓一些小的資本在裏面短期摩擦,讓一些政府關係從中得到尋租,這樣未來雲南的礦産企業才能更好地發展。
在國際私募投資關注雲南礦業的同時,國內的首家礦業投資基金———中國聯合基金正式也向雲南的礦産企業伸出了橄欖枝。中國聯合基金已經募集了100億元的資金,並且已經開始進行投資工作。
這家礦業投資基金的董事長鄭智認為,雲南在黃金等礦業的發展前景都是很好的,只是需要一些資源把它們整合起來。雲南的礦業原先在勘察方面投入不夠大,現在需要加大投入。現在已經和加拿大的一個公司合作投入了7000多萬元。通常投資礦業分幾個階段,一是勘察階段,只要有勘察遠景,就進行投入;主要是勘察成礦條件,我們更多地投資一些成熟一些的項目,用做上市。
鄭智説,目前在雲南已經考察過的企業大部分是中小型規模的,有銅礦、鉬礦、錫礦、金礦、鐵礦、煤礦等企業。公司在雲南已經有分支機構,已經開始與國資委、金融辦、地堪部門聯合運作,已經投資了7000多萬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