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交會琶洲館15日人潮涌動,人氣很旺。在中國參展商看來,與前兩屆背負全球金融危機重壓不同,本屆廣交會開幕首日的特點就是——人多起來了,“海外採購商終於來了”。 廣交會新聞發言人陳朝仁15日説,國際採購商會前就表現出了較強的參展意願,而開幕當天來自歐美的採購商人數比上屆同期增長了10%。 無論是採購商還是參展商在樂觀談論反彈的同時,都慎言反轉。專家認為,後危機時代,中國外貿正遭受着貿易保護主義氾濫和歐美市場需求滑坡的雙重擠壓,世界經濟復蘇將是一個緩慢曲折的過程,中國企業要做好持久戰的準備。 海外客商多了 “我熟悉的採購商,上屆只來了一個,而這次第一天我就看到四、五個。”東莞市浪迪電子有限公司銷售經理胡曉建告訴記者,“很多采購商一年沒買東西,憋到現在,總要換換補補。” 企業判斷,開始逐漸恢復的經濟和市場需求推動了到華的採購商增長。中國最大的彩電生産商長虹電器海外戰略發展部部長王悅純説,去年該企業的海外市場的業務量比正常年份下降了50%,而今年一季度表現最差,二、三季度企業則有所恢復並逐步好轉,四季度甚至有望實現“同比翻倍增長”。 全球採購巨頭則&&,過去一年的危機還加大了它們對中國産品的依賴度。世界第三大郵購商法國PPR集團採購主任陳可欣説,該公司過去一年中將大型家電的採購從歐洲轉移到了中國,使得當地的採購量增長超過80%。未來一段時間裏,企業還將緩慢增加對中國影音類和家庭電器類産品的需求。 企業:難言反轉,最多是反彈 “雖然出現了一些令人鼓舞的信號,但訂單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價格上都很難讓人滿意。”江蘇春蘭進出口有限公司區域經理張偉説,全球市場的需求只能是“比最糟的時候要好”,還完全沒有呈現出強勁的恢復勢頭。 胡曉建告訴記者,一天下來他接待了很多采購商,但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最少多少能做”。據記者調查,本屆廣交會國際採購商的訂單仍然偏小、偏快,沒有大單、長單。一位俄羅斯客商告訴記者,“我們也在觀察本國的消費需求的一點點提升,謹慎地採購。” 外貿復蘇之路曲折 商務部副部長易小準在廣交會開幕當天説,當前世界經濟仍然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外需仍然低迷,産能利用率低,企業投資意願不強。他説:“世界經濟復蘇將是一個緩慢曲折的過程,中國企業必須做好持久戰的準備。”業內專家認為,未來幾個月,簡單的數據比較可能會掩蓋中國出口疲軟的狀況,以歐美市場為主的外部需求萎縮和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氾濫,將是目前中國外貿恢復和增長面臨的最大困難。只要主要發達經濟體的需求仍保持疲弱,出口就不太可能回歸2008年中的高點。 有分析人士認為,全球貿易將像全球經濟一樣進入一段低迷時期。而在這一時期,由於美國需求份額的下降,國際貿易中的商品結構也將改變,中國出口産品結構也要隨之做出調整。 此外,全球貿易保護主義的盛行,更讓中國外貿的復蘇過程變得緩慢曲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