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着新《保險法》國慶後正式實施,不少保險公司的現售産品也開始進入停售倒計時,特別是分紅、重疾、萬能等中長期壽險産品。伴隨着這股停售潮的來臨,不少市民也接到保險營銷業務員的通知,暗示調整後的新産品將漲價10%至20%。
對此,一些壽險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産品集中停售確有此事,未來重新面市的産品將會加大保障力度,考慮到經營成本,産品價格也會出現相應上漲。但市民投保還要從自身需求出發,不宜盲目搶購。
保險産品升級換代是常態
隨着新《保險法》實施日期的臨近,近期不少保險公司開始準備停售旗下的保險産品。
中國人壽宣布,佔全國重大疾病保險市場份額的40%以上的中國人壽兩款老牌重疾險産品———“康寧終身”和“康寧定期”將於9月底正式停售;中意人壽&&,公司在個人營銷渠道銷售的“中意年年創意理財投資連結保險”計劃於9月25日開始停止銷售;信誠人壽計劃在10月1日開始停售“創未來”潤澤兩全保險D款和C款兩個分紅險産品;太平洋安泰的萬能險産品計劃從10月份開始暫停銷售;而太平人壽“福祿雙至”重大疾病保險兩個月前就已經停售。
由於普遍擔心升級換代後的新型險種保費增加,不少市民都想趕在險種停售之前購買,因此近期保險公司的生意都比較紅火。
“即將停售的産品引起市民關注,市場確實一度掀起爭購熱潮。”泰康人壽相關負責人解釋説,每一次險種停售都會在社會上引起一定的搶購熱,其實保險産品的升級換代是常態。他舉例説,因為相關政策法規的完善和實施,在2003年、2006年初、2006年夏以及2007年初曾出現過一些保險産品停售,這都是非常正常的現象。
保障範圍擴大,價格相應調高
保險業內專家普遍認為,即將實施的新《保險法》多處體現了對投保人利益的保障力度,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也加大了保險公司的運營成本,因此保險産品可能會普遍漲價。
中國人壽産品開發部總經理周多光9日在“中國人壽2009年全球公司開放日”上&&,由於新法增加了公司的成本,同時新産品保障範圍擴大,屆時價格可能會相應上漲10%到15%。
泰康人壽在宣布停售幾款産品的同時,&&將於10月推出新險種。據了解,新産品上市後,價格大約會上調10%-20%。
此前,信誠人壽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2009信誠核心産品策略為養老、意外及健康險,公司目標計劃將意外健康險的新單年繳化保費佔比提升至20%以上。
“不過,不能簡單將新老産品價格進行比較就得出價格上漲的結論。消費者更應關注每一款産品的具體保障責任範圍、免責範圍、保險事故(如重大疾病)定義嚴格程度、附加保險利益(如保費豁免功能)、保險公司的營運和投資管理能力,等等。”周多光&&,以佔全國重大疾病保險市場份額的40%以上的中國人壽兩款老牌重疾險産品———“康寧終身”和“康寧定期”(以下簡稱“兩康”)為例,改造升級後的“兩康”首先在重疾病種上增加了十種左右的可賠付疾病;另外,重疾或身故的給付金額由原先的兩倍保額提升至三倍保額。
太平洋安泰人壽近日也連續推出兩款升級版保障型産品,分別為“暢享一生重疾保障計劃”和“喜洋洋年金保險(分紅型)”,旨在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包括健康、養老、理財規劃在內的全方位保障。特別是“暢享一生重疾保障計劃”,在“二次賠付”理念上實現了新的突破,除了保障33種重疾之外,率先針對疾病的發展階段,將良性腦腫瘤、冠狀動脈介入手術等8種高發“中度”病納入特定保障範圍,對於同類疾病,客戶可以享受“中度病賠一次”,“重度病再賠一次”的保障。與市場上“患了兩種以上重疾才能重復理賠”的産品相比,這種升級版的“二次賠付”更具實用價值。
新舊産品缺乏可比性,應按需購買
“我們公司的這款分紅産品就要停售了,現在買非常划算,10月1日後推出的新産品會漲價的。”
“此前您購買的這款重疾險産品‘十一’後即將停售,考慮到您原先的保額只有三萬元,可能滿足不了未來的保障需求,建議您在‘十一’前追加保額金額。”
面對銷售人員紛紛對這些要停售的産品進行集中促銷,不少消費者也猶豫到底該不該搶搭“末班車”。
單純從價格上看,新産品存在漲價預期。但保險理財專家建議,不同的保險産品,沒有可比性,甚至同類型保險産品,也因為構成要素有差異,同樣缺乏可比性。消費者首先要從保障角度來考慮購買需求,不能將“停售”、“漲價”等作為投保的前提。因此,儘管面臨産品集中退市的情況,但投資者無需着急趕“末班車”。
“購買保險産品,應綜合考慮身體狀況、養老、子女教育、家庭理財等方方面面,根據自身需求規劃購買。另外,從新《保險法》實施的初衷來看,完全是為了保障投保人的切身利益,增加投保人權益。即使新《保險法》的實施可能導致保險價格出現一定的上漲,買了新産品的投保人得到的保障勢必也會隨之增加。”某專業機構理財規劃師劉毅認為,市民應該理性對待近期退市産品的銷售熱潮,按個人和家族的實際需求購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