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9-08-21 本報記者:桑彤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中國證監會發布的《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多個客戶資産管理合同內容與格式準則》,已於18日起正式實施。這標誌着基金“一對多”專戶理財業務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分析師認為,未來專戶理財尤其是“一對多”業務競爭的核心,將集中於差異化的産品設計,以及對公司整體投研能力的考核。
國信證券基金分析師楊濤指出,“一對多”專戶理財的投資者的投資需求往往集中於四方面收益,即獲取超越基準指數收益、獲取絕對收益、獲取低風險的高息收益以及高風險高杠桿收益,因此需要資産管理人根據不同客戶需求定制差異化的專戶理財産品或投資策略。
對於“一對多”專戶理財的特點,楊濤提出了四點建議設想:
一是,傳統型的專戶理財産品應突出主動投資的特點。由於目前市場上存在低投資成本被動型基金,則專戶理財策略若定義為被動型則難以對投資者産生足夠的吸引力。而從基金公司角度來説,獲得業績報酬的基礎也在於超越基準收益而非跟蹤基準。
二是,結構性産品在專戶理財中將佔據一席之地。由於目前市場缺乏股指期貨等衍生工具,借助結構性産品技術以及客戶風險收益分級的方法,可以設計出傳統投資策略難以實現的絕對收益,以及高杠桿收益等産品或策略。
三是,數量化投資技術將得到普遍應用。在專戶理財適中的規模下,數量化投資技術可以根據投資者風險回報需求進行最優化定制,並以獲取風險調整後的超額收益為目標,這與專戶理財的投資方向基本一致。而數量化投資方法在大型公募基金應用中由於偏愛小股票以及頻繁交易,一般受到詬病。
四是,專戶理財産品設計應側重於長期穩定收益。由於專戶理財計劃受到業績和凈值排名壓力較小,客戶中途退出的門檻較高並在資金和時機上受到限制,因此在産品設計和投資策略中更應該體現出基金公司價值投資方面的優勢並爭取在長跑中與投資者共贏,打造投資者長期珍藏的品牌産品。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