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係QDII變臉求穩
專家解讀投資策略
    2009-08-07    本報記者:劉振冬    來源:經濟參考報

    雖然去年QDII大幅縮水的慘狀至今仍讓投資者記憶猶新,但隨着全球市場的回暖,銀行係QDII的發售也開始升溫。不過,與以往高收益、高風險的路線不同,新近發售的銀行係QDII産品開始追求穩健回報,部分産品甚至加上了“保證收益”的條款。

    QDII穿上“保本”馬甲

    2007年以前,監管層禁止QDII投資於境外股市,當時銀行係QDII産品多投資於債券或貨幣市場等領域,産品收益率較低。
    2007年後,隨着開放投資境外股市,越來越多的QDII投資於股票和各類指數,但在金融危機爆發後,這類産品大多陷入了大幅縮水的窘境。
    在經歷了這一輪迴後,如今,銀行係QDII的研發思路開始回歸穩健。
    例如滙豐銀行新近發行的“代客境外理財計劃─美元固定收益票據”就一改QDII高風險、高收益的形象,該産品為保證收益理財産品,預期年收益率為2.10%。理財資金投資於由英國滙豐銀行有限公司發行並以美元結算、期限為3年的票據。據滙豐銀行客戶經理介紹,該産品從9月7日起為投資者提供提前贖回,理財産品每6個月支付一次利息。
    無獨有偶,花旗銀行也於近期推出了一款QDII産品———“4年期挂鉤指數和基金每日累計相對表現可自動提前終止美元票據”,該産品到期時100%美元本金保證,産品表現挂鉤盈富基金、新華富時A50中國指數基金和標準普爾金磚四國40指數等。
       對此,西南財經大學信託與理財研究所研究員李要深&&,對比以往銀行係QDII所表現出的高風險、高收益的特徵,最近發行的銀行係QDII産品明顯穩健不少,這是一個很好的嘗試,QDII未必要成為高風險的代名詞。
    中行私人銀行部的理財顧問告訴記者,銀監會對於理財産品新規不斷,下半年銀行理財市場將更加穩健,將QDII設計成穩健型産品也不足為奇。對比以往銀行係QDII所表現出的高風險、高收益特徵,新近研發的這些産品,不僅體現了策略上的變化,也體現了一種全球資産配置的理念,從過去單純地在境外高風險市場博弈,回歸到了穩健道路。

    境外市場回暖催熱QDII

    據記者了解,QDII近期頗受關注的一個原因是其風格的轉變,更主要的在於近期海外市場的持續回暖。申銀萬國分析師魏志羽&&,2季度海外主要市場在全球央行和政府大幅度向市場注入流動性政策刺激下大幅反彈,投資海外的QDII把握機會採取積極策略大幅增倉,直接分享了市場上漲收益,2季度平均凈值增幅達30.15%。
    也有分析師認為,QDII的表現得益於新興市場的回暖。“從銀行發行的QDII産品看,那些與港股、新興市場挂鉤的QDII,其凈值增長相對表現較好。”李要深&&,那些表現與成熟市場挂鉤的QDII,其表現則相對遜色一些。
    據Wind資訊統計,QDII配置最重的港股表現極為搶眼,恒生指數和國企指數分別大漲11.94%和10.59%。亞太市場方面,新加坡海峽指數大漲13.98%,韓國綜合指數以12.03%的漲幅緊隨其後,印度、澳大利亞等QDII主要配置地股市漲幅也超過7%。
    普益財富上周的統計顯示,由於連續兩周海外股市普遍走高,超過92%的QDII理財産品收益再次上漲,平均周漲幅為2.80%,QDII理財産品收益率曲線反彈持續。

    投資應多方考慮多關注新發行産品

    銀率網分析師趙瑞昆&&,目前收益上漲的多為投資於新興市場和大宗商品的QDII理財産品。而在新興市場中,亞洲股市的反彈最為明顯。港股年初至今漲幅達35%,投資於港股的QDII理財産品凈值反彈幅度也在30%至50%之間。對於去年虧損比較多的投資者來説,如果凈值的回升已經挽回當初的虧損,可以考慮及時贖回。
    趙瑞昆同時建議,一般而言,銀行係QDII的股票倉位較低,不會超過50%,比較適合穩健的投資者;而略微激進的銀行係或基金係QDII,可以隨時申購贖回,具備高風險高收益的特性,更適合想做波段操作、有高風險偏好的投資者。投資者應根據自身的風險偏好和資金流動性的需求等各方面綜合考慮。
   李要深則建議投資者,目前可以多關注新發行的産品。相對以前發行的QDII産品而言,經歷了金融海嘯後的各家銀行目前在發行新的QDII産品時,顯得更為謹慎和保守。

  相關稿件
中銀基金全國巡迴投資策略會即將啟動 2009-08-07
上投摩根發布下半年投資策略報告 2009-08-07
投資大鱷們的投資策略:操縱 2009-07-10
16家基金下半年投資策略全揭秘 2009-06-29
中銀基金堅持“自上而下”投資策略 2009-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