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商:“國退民進”促使管理改善
    2009-07-17    本報記者:張漢青 實習生:張馳    來源:經濟參考報

    南京中央商場于1992年4月改組,2000年9月在上交所上市,2002年涉足房地産業。日用百貨業務是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佔公司總營業收入80%以上。
    自從今年5月份其第二大股東南京國資委將所持有的11.15%股權轉讓給第一大股東江蘇地華以來,公司一直是資本市場關注的熱點之一。近一個月的股價表現非常優秀。
    廣發證券分析師指出,在估值方面,南京中商是不具備明顯優勢的,但此次股權轉讓,進一步預示了“國退民進”的趨勢,有利於逐步理順管理層的激勵機制,並逐步改善公司日常經營中費用率偏高等問題,同時還有利於公司優化門店管理,通過關閉重整等方式減少門店虧損,同時房産項目的銷售有利於公司財務費用下降。
    自2003年以來,公司先後經歷了兩次發展戰略調整。在江蘇地華的實際控制人———江蘇雨潤集團入主後,明確了公司未來百貨、超市和商業地産結合的發展戰略,公司目前的民用住宅開發項目完成後,未來將不再參與房地産項目。公司未來將通過滾動開發、部分銷售等方式籌措資金,發展城市綜合體這一新興業態,以滿足消費者對一站式購物的需求。
    由股權變化給公司管理上帶來的變革效應已經開始顯現,公司明確了以商業為重點業態的發展戰略,未來將加大城市綜合體的開發和經營力度。公司新開門店將以當年實現盈利為標準,規模擴張更重質而非量。公司商業經營費用水平已經開始好轉,未來將有下降趨勢。
    公司目前主要資本支出項目是兩個城市綜合體項目,一個是淮安新亞購物中心,另一個是徐州綜合廣場。
    據聯合證券的分析,南京中商資産優良,經營狀況良好,是商業板塊中被低估的公司之一,預計隨著城市綜合體項目趨於成熟、房地産進入結算期和費用控制的效果顯現,公司明後兩年業績將有快速增長。
    而同時,中投證券也指出了投資南京中商的風險因素,即公司仍處於調整磨合期,股東之間仍有一個磨合、協商的過程,業績釋放會慢于預期。還有分析師指出,南京中商的潛在擔保額度較大,而且其大股東江蘇地華未能獲取第二和第三大股東轉讓的股權及豁免要約收購。

  相關稿件
光大銀行:獲中投證券企業年金業務資格 2009-07-17
銀河證券:內需主題成基金投資焦點 2009-07-17
中德證券CEO:分享股東優質資源 2009-07-13
國金證券:A股將迎來復蘇泡沫 2009-07-10
中德證券獲證監會經營許可 2009-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