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零售:回穩上升趨勢日漸明朗
    2009-07-17    本報記者:張漢青 實習生:張馳    來源:經濟參考報

    隨着畏高情緒的增加,最近市場出現了高位震蕩,但很多和個股仍舊保持着較高的活躍度。那些隨着經濟轉暖,即將走出景氣陰霾的行業紛紛鹹魚翻身,凸現投資價值,其中相對滯漲的商業零售行業更是成為眾多機構資金“圍獵”的對象。

    經濟復蘇消費待擴張

    今年年初以來,A股市場商業類上市公司由於1季度業績跌至谷底,導致1-3月份零售行業在資本市場上的漲幅一度落後於大盤。
    不過,隨着今年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陸續推進及寬鬆的貨幣環境,國內經濟出現觸底回升走勢,國內銷售市場也隨之出現企穩回升跡象,3、4和5月份零售總額分別同比增長14.7%、14.8%和15.2%。
    中投證券發布的報告顯示,重點零售上市公司的銷售同比增速在2009年一季度或已觸底。統計的22家重點零售上市公司2008年第三、四季度及2009年第一季度的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27%、13.6%、3.9%,預計第二季度的銷售同比增速將會在6%以上。展望2009下半年,預計22家重點零售上市公司銷售同比增速有望超過18%,2009年全年的銷售同比增速預計在15%左右。
    中信證券分析師趙雪芹建議説,對於商業零售業,還要從消費擴張中把握成長機會。今年4月底,商務部辦公廳下發通知,定於2009年5月1日至11月30日在全國範圍內舉辦“擴大消費、創新生活”為主題的促消費系列活動。此前,國家也&&了一系列專門針對提高居民收入、促進消費、搞活流通、擴大內需的政策。
    根據中信證券的判斷,社會消費品增速滯後GDP增速三期(三個季度)最為顯著,如果宏觀經濟在第一季度見底回升,那麼社會消費品增速將在第三季度或年底見底回升。”趙雪芹説。

    估值合理攻守兼備

    不僅如此,商業零售業近期還受到了國家很多政策的積極影響。國家發改委日前發布了關於做好商業與工業用電、用水同價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通知要求“尚未實現商業與工業用電同價的省(區、市),應認真做好商業與工業用電同價的實施方案,結合銷售電價調整,盡快實現工商企業用電同價”。
    國泰君安分析師劉冰對此&&,此次發改委發布的工商業企業用電同價的通知,對商業零售行業的發展是一大利好,顯示出政府對於商業企業發展的重視及扶持。“此次工商業企業用電同價如果正式全面實施,對於這些位於尚未實施同價的省市的零售企業業績將有正面貢獻。由於電費佔零售企業費用較大比例,因此工商企業用電價格同價後每年將為商業零售企業節約大筆電費開支。”
    在面對諸多利好拉動的同時,商業零售行業自身的估值也具有明顯優勢。截至6月中旬,申萬商業零售行業的靜態市盈率為33.83倍。從統計數據看,1995年至2008年的14年中,如果剔除2007年牛市行業估值偏高值,行業平均靜態PE在40倍。金證顧問分析師張超據此認為,“這些數據説明,目前商業零售行業整體估值低於長期平均值,處於相當合理的水平。隨着宏觀經濟復蘇以及消費信心的恢復,我們認為下半年行業的市場表現將優於上半年。”

    存在不確定性仍需警惕風險

    性行業展開,有色金屬、煤炭、房地産等行業股價表現出色。而弱周期性的消費類行業股價前期漲勢滯後,目前由於估值相對較低而受到關注,其中商業零售板塊就是其中之一。
    不過,在多數機構對商業零售股看好唱多的同時,也有券商對此提出了風險警告。聯合證券發布的“2009年下半年商業零售行業投資策略報告”指出,2009年一季度以來,我國宏觀經濟好轉帶動消費需求轉暖,但考慮到政府刺激內需措施力度不足,社保體系尚不完善等制約,聯合證券對消費需求的真正復蘇仍持謹慎態度,聯合證券預期一至兩年後真正需求復蘇才能來臨。
    今年以來可選消費超預期反彈,聯合證券認為政府投資催生灰色消費、資産泡沫效應、兩極分化及零售企業促銷是促使可選消費反彈的重要因素。而且,各業態在反彈中表現各異,其中百貨收入反彈迅猛,但超市回升較慢。
    東北證券分析師羅曠怡也對風險提示説,下半年商業零售投資最大的風險仍來自於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此外,由於盲目擴張以及經營不善可能導致企業資産與現金流出現問題也值得關注。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