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銀監會再次收緊了對銀行理財産品的監管,向商業銀行下發了《關於進一步規範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投資有關問題的通知(徵求意見稿)》(下稱《意見稿》)。《意見稿》明令,銀行理財資金不能直接投資在A股二級市場交易的股票或基金,不得直接或間接投資未上市公司股權,以及參與上市公司定向增發等,但並未禁止銀行理財産品申購新股。
同時,為了控制理財産品的投資風險,銀監會在新規定中要求商業銀行將保本信貸類理財産品的理財資金以及投資的資産納入銀行表內核算管理,並計提必要的風險撥備。
欲從産品設計環節設立風險防範機制
自去年股市轉熊以來,銀行理財市場不斷曝出零收益、負收益等問題,不少個人投資者蒙受損失,而商業銀行理財産品這一市場也開始面臨危機。
在這些零、負收益産品中,不少産品就是投資於資本市場的。據社科院理財産品中心統計,2008年56家商業銀行共發行銀行理財産品4456款,産品的最高到期收益率為30%,最低到期收益率為-45.92%,最佳表現産品和最差表現産品均隸屬於股票類産品。而在28款人民幣零收益或負收益的産品中,挂鉤股票的有19款,佔比將近70%。
某股份制銀行的投行部人士認為,今後投資於股票類的理財産品必須通過信託公司,而且不得投向非流通類的股權,包括PE基金、有限售期的股票等。新規一旦落實將對銀行主導的PE(私募股權投資)理財産品産生較大影響。
西南財經大學信託與理財研究所研究員李要深認為,銀監會此舉無疑將加強銀行大眾理財産品的風險控制。監管機構的目的主要是規避風險,希望將理財産品和資本市場的風險進行隔離,從産品設計環節設立風險防範機制,保護中小投資人的利益。
對理財市場影響尚待觀察
據記者了解,從2006年開始,銀行開始借道信託發行PE類理財産品。其大體形式為,銀行組織自有高端客戶購買,委託信託公司擔任投資機構,私募基金作為投資顧問。這類産品大都安排有回購條款,即便PE投資的企業未能達成上市目標,其也會以較高的利率回報投資者。不過,一旦發生企業經營不善導致破産的情況,投資者就將面臨血本無歸的境地。
不過,上述股份制銀行人士稱,禁止直接炒股對理財市場影響不大。畢竟,這兩年市場不好,理財客戶基本沒有這種需求,“我們行今年就沒有再發售過挂鉤股市的理財産品”。
信貸類産品發行節奏將放緩
銀監會新規的另一個重點是要求銀行對信貸理財産品加強管理,包括:信貸理財産品必須投向風險評級AA級領域,並且符合産業政策等要求;銀行向單一借款人發放銀行貸款和通過理財産品發放信託貸款的總額,不得超過發行銀行資本金餘額的10%。
《意見稿》還要求商業銀行對保本信貸類理財産品,要將理財資金以及投資的資産納入銀行表內核算管理,並計提必要的風險撥備。銀監會的這些新規意味着,銀行的角色不再只是理財産品的“介紹人”,這將對信貸資産類産品的發售帶來一定影響。
所謂信貸資産類理財産品,簡而言之就是,銀行將發行理財産品募集的資金用於企業的融資。由於該業務屬於理財業務,因此不計入銀行資産負債表。目前,通過信貸類理財産品給限制領域客戶變相融資的潛在風險已經受到各方關注,尤其是在當前地方政府投資熱情高漲,政府擔保的信託産品在各地城商行大量發行之時。
“很多信貸類理財産品其實就是銀行變相給客戶的貸款,新規是為了防止銀行將資金變相貸給限制行業、限制企業。”某國有銀行的人士説,2008年信貸資産類理財産品發行較多,主要是因為當時信貸規模緊縮,銀行只好通過這種“表外”的方式向企業提供融資。貸款信託的融資又屬於中間業務,因而不受客戶集中度的限制。同時,信託貸款的利率也不受貸款利率下限的約束,有不少銀行為了爭奪客戶也只好將中長期的貸款業務作成理財産品。
這位國有大行的人士同時&&,在銀監會新規定&&後,商業銀行在未來推出信貸類産品時肯定會更加慎重。因為一涉及計提撥備,産品的運作就不只是涉及投行部和個金部兩個環節了,今後的發行節奏自然會慢下來。“去年底取消貸款規模控制後,我們行已經把很多優質的表外業務遷移到表內轉成授信。對於那些不好的項目,尤其是一些縣市的信託計劃也不建議推銷給自己的客戶,這些都會影響到未來信貸類理財産品的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