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農村金融市場:悄然打響爭奪戰
——來自貧困縣甘肅會寧的報道
    2009-07-01    本報記者:陳俊 宋常青 茆琛    來源:經濟參考報

    會寧縣是位於甘肅省中部的一個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天旱少雨,55萬餘人口中大部分是農業人口。今年以來,隨着東部商業銀行的進入,和當地金融機構對小額貸款項目的大舉開發,農村金融市場正悄然發生着明顯的變化。
    市場爭奪戰背後各金融機構都有着怎樣的考慮、長期冷清的西部農村金融市場是否正在回暖……帶着這些問題,記者在會寧縣進行了採訪。

    農民貸款第一次有了選擇權

    在會寧縣會師鎮南十村養豬大戶李錦珍的家裏,和李錦珍通過“五戶聯保”形式從會師鎮銀行一同貸款的農戶鄭樹林正在合計,是否從農行會寧縣支行貸款更划算。他們是會師鎮銀行第一批試貸的5個農戶。由於貸款利率暫時仍未確定,鄭樹林對自己的貸款是否划算還不太放心。
    儘管如此,同去年托關係都貸不到款相比,李錦珍和鄭樹林都覺得今年貸款太“容易”了:只要找到3或5個農戶聯保,再經過金融機構的考察,幾天內貸款就能拿到手裏。同以前無處可貸的煩惱相比,他們更願意享受現在難以選擇的幸福“煩惱”。
    有了選擇權,農戶們就開始根據自己的需求合計選擇哪家銀行。他們也要給銀行分分類,哪家講信用、服務好,才從哪家貸。養殖規模不大的鄭樹林比較看重銀行的貸款利率,因為會師鎮銀行初步確定的貸款利率更低,他退掉了農行的貸款:“錢都能貸出來,就看誰的利率低,差上幾十塊錢就能買1袋好麵粉。”而對養殖規模較大而且充分掌握市場行情走向的李錦珍而言,貸款的靈活度則是考慮最多的。李錦珍通過分析互聯網等渠道掌握的信息,對生豬和仔豬行情走勢有着自己的判斷:“去年開始生豬行情就一直比較差,現在價格已經觸底,今年9到12月份必然會出現反彈。”
    李錦珍説,能否抓住行情賺上一筆關鍵看資金能否及時到位,現在他手裏2家銀行的貸款都有,就是想抓一下這次行情。從長遠看,他非常願意同銀行之間建立良好的合作和信任關係,希望可以更加靈活地貸款。

    東部銀行進攻戰與本土銀行保護戰

    隨着農村金融市場戰略的調整,以及會師鎮銀行等東部銀行進入市場搶份額,包括農業銀行在內的當地原有金融機構開始鉚足勁開發市場,會寧縣的農村金融市場一池春水波瀾正興。
    會師鎮銀行於今年5月22日正式在會寧縣成立並開始營業,這是甘肅省首家由省外商業銀行設立的村鎮銀行,也是設立這家村鎮銀行的哈爾濱銀行在黑龍江省以外設立的第一家村鎮銀行。
    會師鎮銀行行長安平認為,會寧金融機構覆蓋率低,服務不足,難以滿足城鄉居民小額貸款的需求:一是機構少,農民貸款難。截至2008年底,會寧全縣包括中國農業銀行、信用社和郵政儲蓄代辦點等的51家金融網點中,大部分分佈在縣城,28個鄉鎮中24個鄉鎮除農村信用社外,沒有其他的金融服務網點。轄區每萬人只擁有0.8個銀行服務網點和5名銀行服務人員;二是存貸比嚴重失調。2008年底,全縣存款達到19.7億元,貸款近8.4億元,存貸比僅43%,有近9億元存款沒有用於當地。會寧縣的一些鄉鎮的民間借貸總量很大,從側面説明了貸款市場很好。
    “這就是村鎮銀行進入的一個非常好的時機。如果不及早介入,等市場開發起來之後就來不及了。”安平説。
    記者在當地的採訪了解到,隨着各金融機構着力開發農村金融市場,今年會寧當地電視台的節目裏第一次出現了金融機構推介自己金融産品的廣告。
    隨着東部商業銀行吹響進軍西部農村金融市場的號角,本土銀行業正在積極準備一場保衛戰。貸款周期靈活度、風險防範和成本控製成為雙方拼搶市場的關鍵詞。

    爭奪戰能否“攪熱”西部農村金融市場

    隨着村鎮銀行和農行等積極開展針對農戶等的小額貸款服務,會寧農村金融市場煥發了勃勃生機。有關專家認為,儘管面臨着貸款規模小、過於分散、風險大等種種問題,但只要用心經營,農村金融市場天地廣闊。
    甘肅銀監局副局長劉青介紹,2006年以來,甘肅省內已經成立了8家村鎮銀行。在甘肅,村鎮銀行非常受中小企業和農民群眾的歡迎,銀監部門將不斷加大引導金融機構到農村為廣大農民服務的力度,提高甘肅農村的金融服務水平。
    有關人士分析,村鎮銀行的進入,對於推動農村金融市場活躍主要起到以下作用:一是貸款更加符合農戶的需求和生産規律,潛在市場將被激活。同東部農村金融市場相比,類似會寧這樣的西部地區農戶有效貸款需求仍然較小。隨着貸款更加便利,潛在的市場將逐漸被激活,更多農戶將選擇通過金融渠道解決自己生産生活資金難題。
    二是農戶的金融意識將得到更大提升,銀行農戶互信機制將更快建立。金融意識差、信用度不高一直是部分金融機構對農戶的“成見”之一。記者在會寧的採訪中了解到,隨着生産發展受資金制約日益突出,農戶通過金融手段解決資金問題的意識已經建立,只是需求長期難以獲得銀行對接。此次村鎮銀行進入和農行降低門檻引起的熱烈反響就是證據之一。
    有專家&&,類似會寧這樣的西部縣區金融市場長期以來是缺乏競爭的。因此,儘管銀行的放貸條件比較苛刻,但農戶沒有選擇。有了競爭,農戶貸款的選擇權得到了保障,將促使金融機構採取更加方便快捷和人性化的服務方式。
    蘭州大學經濟學院部分金融專家認為,從長期來看,東部銀行進入西部農村金融市場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對於解決西部農村金融市場目前面臨的問題、實現農業産業化和幫助農業龍頭企業發展是有作用的。但西部尤其類似會寧這樣的貧困地區的金融市場同東部農村金融市場是有着很大差別:對東部而言,農村金融市場貸款主體更多是中小企業,而對會寧這樣的地區而言,相當一部分貸款主體是規模小、分散的農戶,管理成本大、贏利空間小。在這種情況下,這一作用能否長遠、是否會因經營成本太高出現壘大戶、面向企業為主等農村金融機構“在農不姓農”的情況,尚需觀察。

  相關稿件
農村金融市場“熱”的“冷”思考 2009-06-29
金融市場的四個基本原理 2009-06-26
中日對話:採取有效措施維護金融市場穩定 2009-06-08
次貸危機背後美國房地産和金融市場困境 2009-05-25
以創新推動金融市場均衡發展 2009-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