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於監管機構加強對理財産品發行的管理,以及投資者備戰打新的積極性,5月份的銀行理財産品發行數量繼續回落。與此同時,普益財富和西南財經大學信託與理財研究所日前聯合發布的商業銀行理財市場報告顯示,5月份銀行超短期理財産品發行激增。
保守仍是趨勢
據普益財富的不完全統計,5月份,全國46家銀行共發行理財産品391款。與4月的456款相比,下降幅度為14.25%。在理財産品發行主體上,38家中資銀行發行了360款理財産品,8家外資銀行發行了31款理財産品。
與證券市場相比,銀行理財市場似乎過於保守,保證收益理財産品市場佔比連續三個月上升,達到今年最高水平。普益財富的統計顯示,5月,保證收益理財産品發行數為160款,市場佔比為40.9%;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産品發行數為45款,市場佔比為11.5%;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産品發行數為186款,市場佔比為47.6%。
“5月份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産品發行數存在着明顯的下降,達到近40款。在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産品中,僅有少數幾款理財産品涉及了國內證券市場。5月份國內證券市場延續了今年以來的牛市,當然經歷了數月的上漲,市場已經積累了較大的風險,或許銀行也有此方面的考慮。此外,監管層對銀行的監管同樣造成了銀行不能發行風險較高的理財産品,特別是在經歷了2008年的一系列負面影響,監管層對銀行的窗口指導或許更多。”張星説。
“伴隨着IPO即將重啟,不少投資者對新股申購再次産生興趣。同時,證券市場的牛市行情,也使得投資者對資金的流動性有着較高的要求。由此,現在銀行發行的超短期理財産品頗受投資者歡迎。”普益財富研究員張星介紹,5月份,1個月期以下(含1個月)的理財産品市場佔比為29.67%,上升了近10個百分點。儘管本月理財産品發行總數下降不少,但超短期理財産品的發行數反而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上升,由上月的87款上升至116款,顯示出投資者對於該類理財産品有所偏好。
5月理財産品月收益實現率首超90%
據統計,本月有461款銀行理財産品到期,其中91.54%的理財産品實現了預期收益,與上月相比,市場佔比明顯增加,銀行理財産品的月收益實現率在2009年首次超過了90%。此外,本月提前終止的理財産品有16款,且全為信貸資産類理財産品,但提前終止的理財産品都實現了預期收益。到期年收益率在5%以上理財産品近140款,市場佔比為29%。
本月到期的投資於特殊對象的理財産品延續了上月的良好表現,1款投資於其他理財産品和3款投資於收益權的理財産品到期都實現了預期收益,且其中2款投資於收益權的理財産品到期年收益率達到了7%。此外,2款投資於股權的理財産品到期也取得了較高的收益率。張星認為,本月收益實現率得以顯著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信貸資産類理財産品收益情況較好,本月到期的200餘款信貸資産類理財産品中,僅有17款理財産品到期未實現預期收益,相比前幾月該類理財産品的表現,其收益實現能力明顯好轉。從理財産品的發行期限來看,本月到期的信貸資産類理財産品中,降息後新發行理財産品佔有相當大的比例,銀行在理財産品設計中已經考慮了利率因素,這是信貸資産類理財産品的收益實現能力提高的主要原因。
另據了解,本月有52款結構性理財産品到期,其中33款理財産品到期實現了預期收益,值得一提的是荷蘭銀行發行的一款名為“‘標準普爾500指數’反向挂鉤結構性存款第二期澳元款”的挂鉤指數型的結構性理財産品到期實現了14.83%的年收益率。未實現預期收益的結構性理財産品仍以挂鉤股票、基金、指數和匯率的理財産品為主,而挂鉤利率和價格的結構性理財産品則表現穩定,到期均實現預期收益。總體來看,本月到期的結構性理財産品到期收益實現能力有所回升,但值得注意的是,與上月相同,本月到期的理財産品中,同樣有10款到期實際收益為零,4款理財産品到期收益為負,且這些理財産品中,除1款投資於基金的理財産品中,其餘都是結構性理財産品。可以看出結構性理財産品仍未脫離零收益的尷尬。
關注理財産品資金規模規避1年期以上美元産品
“銀行和投資者對IPO重啟都充滿了期待。由於,新股申購理財産品收益水平一直位於各類銀行理財産品的前列,此類理財産品很受投資者追捧。”張星説,但是《關於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發行體制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也讓不少銀行和投資者陷入了選擇的困境。《指導意見》提出對網上單個申購賬戶設定上限,原則上不超過本次網上發行股數的千分之一。這一規定對於機構投資者來説,將極大限制其資金的使用,資金量大的優勢將失去。而且,新股申購制度也使機構投資者失去了同時網上和網下申購新股的機會。這些變化將可能降低銀行理財産品的收益水平。
“經過粗略計算,中小投資者自主申購收益水平高於理財産品帶來的收益水平的概率大。不過,銀行在發行新股申購理財産品時,將可能使理財産品的資金規模降低,控制理財産品規模,以整體提高理財産品可能的收益水平。因此,中小投資者在選擇理財産品時,需要關注理財産品資金規模,特別是進行網上申購的理財産品。”張星建議道。
銀率網分析師則建議投資者,6月份的資産配置風格應保持穩健積極。投資者可選擇近期成立的有大宗商品概念的結構性産品。由於股市近期的連續上漲增加了市場風險,投資者應謹慎購買挂鉤股票的結構性産品。建議投資者將低風險保本型産品的配置比例保持在60%左右,中高風險結構性理財産品資産配置比例控制在20%以下。外幣理財則建議選擇6個月以下的短期美元産品,規避1年期以上的美元産品,非美貨幣外幣産品應謹慎購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