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9-02-20 記者:王濤 姚玉潔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本報訊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張健華19日在上海舉行的“2009第二屆上海金融論壇”上&&,儘管目前存在一些經濟先行指標回暖的跡象,但就此判斷經濟反彈為時尚早。他同時認為,中國仍有進一步降息空間,但並非最優選擇。 近期一些經濟先行指標出現回暖的跡象,2008年12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大多有所回升,原材料存貨指數止跌回升,製成品存貨指數也開始下降,同時工業生産止跌回穩,房地産和汽車銷售都有所上升,並且信貸及廣義貨幣高速反彈。 但張健華認為,就此判斷經濟反彈為時尚早。他&&,近期止跌有存貨調整因素,未來是否持續反彈仍取決於真實需求,非政府投資反彈則仍取決於出口止跌,而房地産投資仍將繼續下降,消費增長面臨挑戰。 張健華&&,雖然貨幣供應量增長率回升,但M1增速大幅下降,顯示當前的貨幣刺激效應仍有待觀察,銀行貸款大規模增加,但中小企業融資難沒有緩解,同時銀行間市場交易活躍,利率出現下降。 他認為,我國的貿易夥伴都在降息,美日等國已進入“零利率”時代,我國目前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的持續下行也為降息提供了空間。但降息不是最優選擇,如果降至零利率,貨幣政策操作將失去選擇手段,還可能掉入流動性陷阱,並且增加的流動性也可能沒有進入到實體經濟。“理順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和經濟體制改革比降息更重要。” 張健華同時&&,預計今年上半年CPI會大幅下降,個別月份可能為負值,但全年應不會為負。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