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9-01-19 本報記者:桑彤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隨着A股市場估值優勢的顯現,市場已進入周期性底部區域,利用資本市場進行並購重組的成本已大幅降低。前期攀鋼鋼釩(000629.SZ)、唐鋼股份(000709.SZ)等産業整合速度加快,顯示了企業資本並購意願增強,2009年將迎來並購重組的最佳時機。今年企業重組的焦點將主要圍繞央企重組、企業産業鏈的整合及殼資源重組等方式展開,對提高我國上市公司核心競爭力有深遠的意義。 2008年A股市場在經歷了65%的大幅下跌後,市盈率和市凈率水平顯著降低,與周邊市場比較估值水平也較有吸引力。從成熟市場看,並購重組主要發生於資本市場的繁榮期和低迷期,繁榮期的並購重組能夠享受二級市場的高溢價,而低迷期的並購重組更多的從價值與産業整合角度出發,等待預期轉暖後的估值回升。 在當前市場下,利用資本市場進行並購重組的成本已經大幅降低,而未來收益則較為可觀。在貨幣政策方面,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將造成市場資金總量大大增加,在資金流動性溢出的情況下,資産重組和並購是短期內快速提升企業盈利能力的方法。 宏源證券分析師唐永剛認為,A股市場的底部路線圖將表現為減持、延期減持、增持、回購和並購重組。就當前的情況來看,部分上市公司大股東已開始陸續增持公司股票。隨着二級市場股票價格的下跌,2009年一季度上市公司存貨計提在年度財務報表上體現之後,股票市場或將迎來最差時期,而這個時候恰好是並購重組的最佳時機。 同時,2008年底銀監會&&的《商業銀行並購貸款風險管理指引》,以及尚福林提出“積極推進市場化並購重組”所推行的一系列企業並購重組政策,也為我國企業應對當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提供了融資渠道。 2009年資本市場並購重組主要從三方面展開:一是央企和地方國資委所屬上市公司進行的資産重組;二是基於行業發展需要,企業進行行業內的垂直整合和行業間的並購;三是在當前直接IPO融資困難和“保殼”需要下,圍繞ST類殼公司進行的並購重組。 一是央企和地方國資委所屬上市公司進行的資産重組。目前國資委的一項重點任務是,中央企業到2010年將從現有155家縮減為80至100家,因此央企整合將成為我國2009年全年的持續熱點。未來央企重組仍將以産業鏈和價值鏈為整合方向,推進企業結構優化和産業升級,鼓勵央企之間、中央企業與地方企業相互持股、鼓勵上下游企業相互參股。光大保德信認為,這些重組機會主要集中於軍工、電網電力、石油石化、電信、煤炭、航運等行業。 二是企業進行行業內的垂直整合和行業間的並購。在經濟周期下行,股市估值大幅降低的情況下,産業資本進入金融市場進行並購重組成為現實選擇。目前,一部分之前受保護的落後生産力在調整中被市場自然淘汰,部分上市公司股價在調整中跌破凈資産,並購價值進一步凸顯。周期性行業中的鋼鐵、有色金屬、水泥、交通運輸等跌破重置成本的企業,以及商業零售等資産重估類公司,將最有可能實施行業內的垂直整合和行業間的橫向並購。 三是圍繞ST類殼公司進行的並購重組。中信證券策略分析師陳祥生認為,由於目前市場狀況下IPO進程顯著放緩,而殼資源歷來是稀缺資源,通過借殼實現股權上市流通和進行再融資成為部分公司的首要選擇。國泰君安分析師章秀奇認為,ST類殼公司的重組在市場下行或低位運行時期可獲得超額收益,但不可忽視部分公司在借殼過程中,由於不允許上市證券公司同時擁有實業資産,因此要考慮剝離實業資産注入金融資産,可能造成借殼失敗。同時,某些資産注入並不能給公司基本面帶來根本改觀,業績仍受到盈利模式和行業周期波動影響。 中投證券宏觀策略分析師曹雪峰認為,並購重組將實現企業規模效益、提高核心競爭力和擴大利潤空間三重目標,上市公司將更具投資價值。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