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上半年基金鴻飛成功“封轉開”之後,今年的最末一個月份也將成為封閉式基金的密集轉型期,基金漢鼎、基金科翔以及基金科匯將成為今年最後加入開放式基金行列的三隻封閉式基金。 據了解,54隻傳統封閉式基金中已經有22隻完成到期“封轉開”,分別轉型為17隻股票型基金和5隻混合型基金。而即將到期的基金科匯和基金科翔都是規模為8億份的小盤封基,到期日均為今年12月13日;基金漢鼎規模只有5億份,將在今年12月31日到期。隨着這些基金完成轉型,到今年年底,老封閉式基金數量將減少到28隻,比原有封基數量減少將近一半。 業內人士認為,與以前的“封轉開”基金相比,即將完成轉型的這3隻封基折價率沒有太明顯的優勢,加上股市未來走勢不確定,基金套利機會不大。事實上,隨着熊市中凈值的不斷下跌,封閉式基金的風險也在累積,基金“封轉開”這種在前兩年意味着“免費午餐”的投資機會很有可能風光不再。
高折價率不一定催生高回報率
折價率是選擇封基的重要參考指標,在分紅套利和封轉開套利中扮演主要角色。牛市行情,多次爆發的封基分紅行情和封轉開行情令不少投資者獲益良多,但在熊市背景下,折價率的參考度有所下降。 據WIND資訊統計,截至10月30日,除瑞福進取和基金科翔、基金漢鼎兩隻“封轉開”停牌基金外,其他30隻封基平均折價率為30.61%。32隻基金中有19隻基金折價率超過了30%,其中折價最高的基金漢興、基金通乾、基金景福折價率均超過了37%,創單只基金折價率年內新高。 若以這樣的折扣買入封基,看起來的確相當可觀。從基金的隱含收益率來看,此時的封基似乎顯得更為“誘人”。以封閉式基金的市價與凈值之間的差額除以市價,得出的結果就是隱含收益率。以基金漢興為例,36.40%的折價率對應於60.83%的隱含收益率,而30%的折價率隱含的收益率也達到了42.86%。 海通證券基金分析師單開佳&&,當前封閉式基金折價率還有擴大的空間,目前30億份規模的大盤封閉式基金平均折價率33%,預期將達到35%-40%,這一折價水平已經相當於2005年大盤封閉式基金45%-50%的折價率。 在牛市中,有折價優勢的封閉式基金受益於持續的價值發現行情,那麼在熊市中,折價率不斷高升的封閉式基金能使人“高”枕無憂麼?分析人士指出,基金“封轉開”前折價率相對較小,“安全墊”較薄,
2007年基金“封轉開”帶來的良好收益使更多的人意識到套利機會的存在,從而積極介入推高二級市場交易價格,使得折價率有所回落。 恒泰證券分析師段軍芳認為,去年的封轉開行情主要得益於單邊牛市中基金凈值增長與折價率的雙重收益,然而在今年這種弱市中,由於基礎市場的行情下跌導致基金凈值同步下跌,從而造成基金價格的下跌,如果下跌幅度超過了折價率的緩衝空間,投資者將有可能面臨短期虧損。 德聖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江賽春分析,主要是因為在封閉式基金凈值處於下滑趨勢時,二級市場行情難以因為單一折價率因素而啟動。封基的折價率是投資時的一個有效參考因素,但並不絕對。江賽春&&,現階段市場本身波動較大,信心不穩定且未來市場的下跌空間仍然存在,貿然大量投資封基,折價率反而可能成為一種陷阱。
分紅接近“無糧可分”的程度
基金凈值在熊市中不斷下跌,基金的可分配收益也不斷減少,普遍存在“吃老本”的現象,有的基金甚至已經無糧可分。 按照季報顯示的凈收益計算,可分配收益為正的封閉式基金有21隻,其中11隻基金今年前三季收益為正,加上去年剩餘的未分配收益,每10份可分3元以上。 例如,今年12月份到期的基金科翔每10份可分紅9.134元,單位可分配收益最高;基金漢鼎每10份可分配6.261元。11隻基金中,有基金通乾、基金天元、基金同益三隻每10份可分配收益達到3元以上的基金,而因為其凈值低於一元,按照規定不能進行分紅,因此只有8隻基金具備高分紅能力。從2008年中期以來,大盤再次下跌了37%左右,目前基金尚有多少余糧就不得而知了,例如,基金科匯剛剛實施過分紅,單位分紅僅為0.06元。這樣看來,“封轉開”前依靠分紅的套利機會也較為有限。 有業內人士&&,雖然目前封基的高折價率為投資者提供了較高的安全邊際,但目前具有實際分紅能力的傳統封基僅有8隻,已有七成的封閉式基金失去分紅能力。
投資封基仍有中長線機會
封基在轉開之前會停牌一段時間,一般為1到2個月,在這段時間裏投資者是不可以交易的,而在熊市中股指若不斷下跌,投資於股票的封基也不能獨善其身,凈值出現大幅下跌的概率很大,而一旦凈值大幅下跌,“安全墊”的防護底線被衝破,投資者又無法操作,將會面臨流動性風險。 儘管熊市中封基的套利空間伴隨着逐步攀升的風險大幅縮水,但並不代表當前市場沒有投資機會。分析人士指出,拋棄短期盈利思維,中長期投資正當時。當前市場下,當封基的折價率達到35%以上時,安全邊際較大。買入時封基的折價率就代表投資者能獲得正收益的“安全墊”,只要在基金“封轉開”之前凈值跌幅小於買入時折價率,投資者就能獲得正收益。除了折價率,封基的凈值表現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專家建議投資者選擇在熊市中凈值表現要優於大盤、而在牛市中凈值表現至少要與大盤相當的封基。 值得注意的是,選擇介入的時間也是至關重要的。基金轉型前、復牌後或許是個不錯的機會,因為那時基本上能推算出基金“封轉開”的收益。例如,基金科匯9月26日折價2.03%,加上每份0.06元的現金分紅,具有小幅套利空間,這也是基金科匯在終止上市前大幅上漲的原因。 但是,業內人士也提醒投資者,介入越早就有損失越大的風險。由於熊市中基金凈值的不斷下跌,導致投資者介入越早、損失越大。以近期“封轉開”的三隻基金來看,截至9月26日,提前10日介入基金科匯的投資者損失高達近20%;提前1日介入基金科翔和基金漢鼎的投資者目前尚有小幅盈利,而提前30日介入的損失均在1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