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8-09-11 記者:季明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新華社上海9月10日電
財政部會計司司長劉玉廷10日在此間舉行的上海國家會計學院2008年CFO論壇上説,新會計準則實行一年來已在上市公司得到有效實施,但同時仍存在3大問題,下一步財政部將就此採取相應措施。 自去年1月1日起,我國新會計準則首先在上市公司實行,並從今年起逐步在國有大中型企業實施。劉玉廷説,從實施首年的效果看,上市公司較好地實現了準則的新舊轉換,執行新準則運行平穩,“A+H”股年報差異基本消除,具體準則項目均得到了有效實施,註冊會計師的審計意見基本上也成為了標準審計意見。 與此同時,上市公司執行新會計準則也還存在三方面問題。首先是在資産減值、遞延所得稅資産、或有事項、企業合併、公允價值的確定等方面,部分公司的職業判斷能力仍有待進一步提高;其次是在改制企業資産評估價值、高危行業的安全生産費、油氣資産的折耗方法、保險合同收入分拆、保單取得成本等項目上,同一交易事項“A+H”股的會計處理方法不同;第三,極少公司仍存在違背會計準則操縱利潤的跡象,例如違背會計準則規定轉回了以前年度確認的長期資産減值損失,通過關聯方豁免上市公司債務方式達到扭虧為盈、避免停牌或被特別處理的目的,通過向上市公司捐贈直接輸送利潤等。 針對上述問題,劉玉廷&&,下一步財政部將&&對新會計準則的解釋公告第2號,同時繼續開展新準則培訓工作,着力提高會計估計水平和職業判斷能力,並進一步加大對新準則實施情況的監管力度。未來我國的會計準則將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持續趨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