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股市需讀懂宏觀政策的三個信號
    2008-07-30    本報記者:方家喜 實習生:魏萊    來源:經濟參考報

  28日,中國證監會舉行下半年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與會各方認為,這是一次在關鍵時期召開的關鍵會議,也是資本市場深刻理解當前中央經濟分析會議精神的一次會議。
  業內人士認為,中央經濟分析會議為資本市場輸送了積極的政策信號,股市趨穩的走勢值得期待。

穩定是根本

  7月,中央經濟分析會議頻頻召開,7月8日至11日,中南海連開三次經濟形勢座談會;15日至16日又連續兩個半日常務會議研討經濟形勢;中央高層密集赴各省調研企業經營狀況。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定調下半年宏觀政策基調: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控制物價過快上漲作為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把抑制通貨膨脹放在突出位置。
  對於政策層面的信息,市場解讀為“一保一控”,“保”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控”物價過快上漲。從上半年的“雙防”,到下半年的“一保一控”,不難見出政策微調。
  北京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主任曹鳳岐&&,上半年貨幣緊縮已初見成效,儘管出口有所下降,但對經濟結構調整或非壞事;“從緊”之下出現一些問題,信貸緊縮,部分中小企業陷入困境,出口下降過快,房地産、股市“遇冷”。
  摩根士丹利經濟學家王慶認為,去年以來,幾乎在所有涉及經濟問題的高層會議的政策講話中都會提到“從緊的貨幣政策”,這次卻意外地沒有出現。這説明,高層將更多地關注經濟的下行風險,保持經濟和市場的穩定性。
  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的資深分析師錢啟敏認為,中央指出要處理好包括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還有控制通貨膨脹等六大關係,這其中包括要全力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的發展,還有有效的抑制物價過快上漲。
  遠東證券研究中心副總經理秦茂軍認為,管理層既要抑制通貨膨脹,又要保持經濟的平穩增長,這樣的“變調”將使相關上市公司的投資機會增加。

鼓勵信心恢復

  業內人士&&,宏觀調控政策或發生相對積極的變化也在鼓勵市場信心的恢復。
  遠東證券研究中心副總經理秦茂軍説:“宏觀調控政策的“變調”,將使市場氛圍由長時間以來的“悲觀”轉為‘謹慎樂觀’,單邊下跌的尷尬現象可能不會再現。”
  政策面對市場信心的恢復之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從緊貨幣政策一旦有放鬆或有微調的跡象,那麼,保險資金、基金等機構資金就會對當前的産業、貨幣政策作出新的評價,M1(狹義貨幣)等代表着貨幣供應量的數據或將有所松動。而從以往經驗來看,一旦M1齣現增速回升的趨勢,就意味着A股市場的資金面相對寬鬆,從而有望推動A股市場彈升行情的展開。
  另外,一旦從緊貨幣政策有所松動,銀行、地産等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將出現相對積極的變化,從而賦予此類個股強勁上漲動能。而此類個股不僅僅是A股市場的人氣股,也是市場的權重股,它們的上漲無疑會牽引着A股市場的漲升。
  股市的近日走勢也顯現出信心的些許恢復,從緊貨幣政策松動預期所帶來的銀行、地産。這兩個板塊在近期反復活躍,尤其是上周,直接推動了紅色星期一走勢的出現。業內人士預期,隨着從緊貨幣政策可能有所松動的預期漸趨增強,地産股、銀行股的動能也逐漸聚集,從而有望出現一波主升浪行情。

具體政策值得預期

  摩根士丹利經濟學家王慶&&,為實現這一目標,不排除可能會採取一些干預,來提振市場情緒,尤其考慮到在過去幾星期中,A股市場的下挫似乎已經嚴重打擊了投資者的信心。王慶説:“政策層面的新變化,極有可能對股票市場産生激勵作用。我們相信,在部分市場參與者中對於過緊政策的恐慌可以消失。”
  業內人士&&,目前,主力資金包括基金手握鉅資等待市場形勢好轉時重新入場。目前的A股市場,銀行股、地産股、中石油等少數大盤權重股佔據了整個市值的絕大部分,管理層通過適當的手段,穩住了這些大盤權重股,也就等於穩住了大盤指數。而管理層似乎可以使用諸如適當提高甚至放開油價、對房地産放貸政策給予適當松動等措施,使這些個股走好。
  國泰君安策略分析師於洋&&,當大盤指數緩慢回升到2900點關口之際,管理層對宏觀調控政策作出了適度調整,這有利於大盤指數穩定走好。

  相關稿件
[股市•2008-07-28]金融股領跌 美股下挫2% 2008-07-30
[滬深股市•2008-07-29]滬深股指雙雙回落 2008-07-30
掏空浙大海納是中國股市的悲哀 2008-07-29
[境外市場•2008-07-28]亞太主要股市多上漲 2008-07-29
[滬深股市•2008-07-28]滬深股市雙雙紅盤 2008-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