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整體上市成投資亮點 需理性辨別風險
    2008-07-03    本報記者:方家喜    來源:經濟參考報

  近期,A股市場的表現依然是萎靡不振,但央企重組板塊成為其中不多的亮點。與之對應的則是近一個月來以來一系列事件,顯示央企資産重組和股權整合的進程明顯加快。
  分析人士指出,在當前弱市行情中,投資者不能過分熱捧央企整體上市概念,需要區分整體上市的類型和時機,理性辨別其中的投資機會和風險。

央企整體上市提速

  近日,華僑城A(000069)召開股東大會,審議“向不特定對象公開發行股票”的提案。這標誌着又一家央企邁出了整體上市步伐。據提案,此次公開發行不超過10億股,募集資金不超過83億元,用於收購大股東華僑城集團持有的13家公司的全部股權。
  與此同時,多家機構預期7月份,國務院將開會研究長航集團和中外運集團合併一事。如果國務院批准,中外運與長航合併事宜將會進一步明朗。顯然,一旦中外運與長航兩大集團合併帶來資産注入,旗下的上市公司外運發展、長航油運以及長航鳳凰或將因此而受益。由於中遠集團仍然擁有大量還沒有上市的優良航運資産,因此,中國遠洋具有集團航運資産持續注入的預期,是航運類上市公司關注的重點。
  據中國神華副總經理王金力透露,中國神華計劃今年年底前向母公司收購價值約為110億元的資産。近日,記者&&中國神華董事會辦公室,有關人士向記者確認了中國神華向母公司收購資産的消息。

重組醞釀投資機會

  據記者了解,未來兩年將是央企整合、重組的高峰期。到2010年,中央企業縮減到80家到100家是國資委的既定目標。截至目前,央企仍然有151家,較2006年末僅縮減9家。因此未來的兩年半年間,央企還需減少50家至70家,這一數目相當於過去6年縮減數的總和。由於國資委、證監會等管理層對央企整體上市支持及多樣化推進的步伐已經明確,因此具備央企二級市場注資和IPO推行資産總體上市的公司更加吸人注目。
  國泰君安的報告認為,央企整合力度的加大將為相關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投資機會,這種機會可能來自:一是核心央企收購資産所帶來的外延式擴張以及整合效應將提升公司的整體業績;二是在一體化背景下被收購者價值的提升;三是央企整合示範效應對地方國企整合的推動。

理性辨別風險

  根據海通證券的研究報告,目前央企整體上市主要有三種模式,一是以集團資産作價,定向增發注入公司;二是上市公司市場融資,央企以集團資産作價認購,流通股東以現金認購;三是,央企直接IPO上市,上市後擇機對上市子公司換股吸收合併。
  在目前二級市場股價過度高企的情況下,第一種模式無異於央企為市場的資産泡沫買單,是央企整體上市的無奈選擇;第二種模式與現行投行規則“資産和融資”分開相衝突,需要走“特殊通道”審批;第三種模式央企可以最大限度享受資産泡沫,最大限度募集資金,而央企控股的子公司則會因“借殼整體上市預期”破滅股價下跌。

  相關稿件
國資委:造成央企特別重大資産損失者將被禁入 2008-06-16
央企新一輪整合譜寫“四重奏” 2008-06-10
央企權重過大已成股市隱憂 2008-06-03
央企過“緊日子”不只為救災 2008-05-27
國資委部署中央企業下一階段救災重建工作 2008-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