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銀行理財産品
    2008-05-26    本報記者 劉振冬    來源:經濟參考報

  快速發展的銀行理財産品,今年卻接連爆出“零收益”、“浮虧”的新聞。由此,如何選擇一款安全的銀行理財産品,成為投資人關注的重點。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日前發布的《一季度銀行理財産品評價分析報告》給了大家一個不錯的參考。

人民幣産品整體投資價值優於外幣産品

  在銀行理財産品中,按照投資幣種分類,分為人民幣理財産品和外幣理財産品。究竟是該選擇人民幣理財還是外幣理財産品呢?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的分析報告&&,從委託幣種的分類表現來看,人民幣産品的整體投資價值要優於外幣産品。這種情況基本符合人民幣資産市場相對穩健,而境外市場收益下降的市場現實。
  儘管國內股票市場在一季度跌幅較大,但在人民幣股票類産品中,中資銀行發行的具有固定收益特性的新股申購産品仍然佔比較大,因而沒有對人民幣理財産品整體表現構成顯著衝擊。人民幣理財産品中股票類和混合類産品表現出相對優越的投資價值,而在外幣産品中則恰好相反。這表明委託幣種不同,基礎資産類型相同的理財産品的投資價值差異較大。
  一季度,報告收錄的銀行理財産品總共有543隻,其中人民幣産品佔比54%,美元、港元、其它外幣産品分別佔比16%、8%、11%。在評價的421隻産品中,根據評價結果所計算的平均超額收益率為2.23%,其中,人民幣産品為2.71%,外幣産品為1.79%;平均99%概率下的風險值為1.27%,其中,人民幣産品為3.40%,外幣産品為-0.66%。這表明銀行理財産品的整體收益能力超越了同期同幣種的存款利率水平,而且整體風險水平較低。

中資銀行産品投資價值優於外資銀行産品

  對於應該選擇中資銀行的理財産品,還是選擇外資銀行的理財産品,分析報告&&,從發售銀行的分類表現看,中資銀行整體産品的投資價值明顯優於外資銀行産品。而且,在中資銀行內部,其它銀行(指未上市的股份制銀行與農村信用社)與上市股份制銀行的理財産品要明顯優於國有控股銀行。中資銀行産品表現的分化可以歸因於不同銀行在人才、激勵約束制度等方面的差異化。
  報告同時&&,這並不能反映中資銀行在産品創新和宏觀經濟研究方面的能力超越了外資銀行,而主要是因為三個因素:第一,外資銀行的産品因主要鏈結境外市場,受突發性的次貸危機影響較大;第二,中資銀行可以充分利用國內金融體系存在的缺陷以及由此産生的套利機會,例如打新股産品便是實例;第三,中國的銀行在國內金融市場(如信貸市場、債券市場)具有外資銀行所無法比擬的先佔優勢。

不同投資方向的理財産品適合不同群體

  目前的銀行理財産品按照投資方向主要分為信用類、利率/匯率類和股票/商品類三大類。
  信用類理財産品傾向於直接投向基礎資産。在基礎資産的構成中,主要是信貸資産,其次是少部分的短期融資券和房地産租賃;利率/匯率類理財産品主要挂鉤貨幣利率或者匯率;股票/商品類則主要挂鉤股票或者大宗商品交易。
  一季度,報告收錄的信用類理財産品樣本共有106隻,平均委託期限為9個月,全部是由中資銀行發行的人民幣産品。在所有信用類産品中,由於基礎資産信息不詳而不予評價的産品共有43隻,佔比41%。在評價産品中,對於發售銀行保本,且國有控股銀行進行本息擔保的産品,暫視為無風險産品,共有23隻,佔比37%。從其它40隻風險性信用類産品的評價結果來看,平均超額收益率0.84%與99%概率下風險值4.53%的數據表明,信用類産品相對於銀行存款,既具有近似的安全性,又具有更加優越的收益能力。
  同期,被收錄的利率類理財産品樣本共有215隻,其中本、外幣産品分別有47、168隻,平均理財期限分別為1.8、5.5個月,評價樣本的超額收益率分別為1.35%、2.04%。由此可見,相對人民幣利率産品而言,外幣利率産品期限較長,投資價值相對略優。
  被收錄的匯率類理財産品樣本共有16隻,其中本、外幣産品分別有6、10隻,平均理財期限均為6.6個月,評價樣本的超額收益率分別為2.25%、1.58%。利率類與匯率類理財産品投資價值比較接近,二者與信貸類産品相比,超額收益水平有所提高,同時風險水平也有所上升。
  同時,在所有銀行的利率類與匯率類産品中,中資銀行産品在數量與投資價值兩個方面均明顯佔優。例如,在人民幣利率類理財産品中,招商銀行的産品數量較多,儘管也存在部分産品的超額收益率為負(絕對收益率依然為正),但平均超額收益率整體表現相對最佳。
  在股票/商品類理財産品中,一季度被收錄的股票類理財産品樣本共有123隻,其中本、外幣産品分別有86、37隻,平均理財期限分別為11.4、19.4個月,評價樣本的超額收益率分別為3.18%、0.65%。由此可見,不同委託幣種的股票類産品投資價值相對懸殊。
  被收錄的商品類理財産品樣本共有48隻,其中本、外幣産品分別有19、29隻。該類産品的信息披露程度較低,只有11隻産品可以給予評價。從評價樣本的表現來看,本、外幣産品的平均理財期限分別約為8、12個月,評價樣本的超額收益率分別為-0.04%、1.87%。在商品類産品中,人民幣産品顯然要弱於外幣。
  由此看來,不同投資方向的理財産品適合不同群體,偏好安全性的適宜投資信用類理財産品,偏好收益性的適合投資股票/商品類理財産品和利率/匯率類理財産品。
  報告同時&&,在過去的一個季度裏,銀行理財産品市場經受住了內部與外部不利因素的劇烈衝擊。雖然因基礎資産波動使得部分産品的收益甚至遠低於銀行存款,不過,從銀行理財産品相對於股票市場、商品市場的表現而言,其總體上屬於風險較低、收益適當的保守投資品種。對於正在從牛市環境轉向動蕩歲月的中國投資者而言,不妨多加關注。

  相關稿件
理財專業人士:家庭理財貴在規避系統性風險 2008-05-26
銀行理財産品不應讓客戶“風險自擔” 2008-05-23
掌上銀行近期將推出抗震救災特別理財計劃 2008-05-23
內地個人理財數據市場引來美企 2008-05-20
奧沙利文的理財觀:投資精明 消費理性 2008-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