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5月12日-16日]兩市經受住多重考驗
    2008-05-19    作者:張漢青    來源:經濟參考報
  本週,對於國內股市來説,是不平凡的一週,也是少有的波瀾不驚的一週。在地震災害和CPI數據高企等多重大考之下,滬深股市經歷了寬幅震蕩,最後重歸於平靜。全周滬綜指上漲10.74點,漲幅為0.3%,深成指則微跌95.78點,跌幅為0.71%,股市經受住了大的考驗。
  消息面是影響本週市場運行的主要因素。首先,通貨膨脹水平仍然居高不下,4月CPI漲幅高達8.5%,緊縮政策在CPI數據公布後迅速&&,人民銀行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至16.5%。另外,人民銀行發布《2008第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下一階段央行將堅持實施從緊的貨幣政策,穩妥運用利率等工具,發揮其在抑制需求膨脹、穩定通貨膨脹預期中的作用。
  其次,四川地震造成了人員和財産損失,引發市場出現震蕩。但在做好證券期貨市場抗震救災和維護穩定工作的背景下,滬深兩市災後重建概念應運而生,水泥、鋼鐵、醫藥股表現非常活躍,地震短期並沒有給市場帶來太大衝擊。
  總體上看,本週市場承受了CPI高企、調高存款準備金率、地震等利空的打擊,並未出現恐慌,説明短期市場承受風險的能力有所增強。個股方面,雖然本週指數以橫盤震蕩走勢為主,但盤中熱點較為活躍。部分新能源股、有色金屬股和化工股表現較為活躍,尤其是與災後重建相關的醫藥、水泥板塊,都出現了大面積漲停現象,活躍了市場人氣。但應注意的是,雖然本週熱點活躍,但藍籌指標股的走勢依然較疲軟,表明主流資金的參與意願十分謹慎。大盤從3000點反彈至今,除了一些熱點題材板塊外,大部分個股的反彈力度較弱,顯示出市場的信心基礎並不穩固。
  具體來看,周一,受宏觀數據公布和浦發銀行限售股上市的影響,滬深兩市大幅低開逾2%,隨後國家統計局公布4月CPI同比上漲8.5%,基本符合市場預期,使得市場憂慮情緒有所緩解,滬指下探至3521點後展開快速反彈,並收復3600點。周二,在地震災害和央行上調存款準備金的雙重壓力下,滬深兩市雙雙低開,滬指盤中最多下跌118.66點。不過,災後重建受益板塊如醫藥、水泥鋼鐵等強勢崛起,推動大盤重新回暖。周三,隨着抗震救災工作的有序進行,滬深兩市呈現單邊震蕩上揚的態勢,收盤滬指大漲逾2%,並收復3600點關口。
  周四,滬深兩市雙雙高開近1%,在上摸3700點後,滬指尾盤出現快速回落。周五,滬深兩市表現平穩,全天呈現縮量震蕩的態勢,不過盤中缺乏熱點。
  自5月7日以來的8個交易日裏,滬綜指基本在3500點至3700點間橫盤震蕩,既受到60日均線和數月以來的下降通道的壓制,也受到下方印花稅缺口的強力支撐。期間成交量總體呈現萎縮態勢。
  分析人士指出,判斷近期大盤走向可依據以下幾個關鍵因素:一是近期消息面的變化。總體來講政策暖風頻吹,管理層對股市呵護態度明確,前期的利好消息都對股市穩定有積極作用;二是地産股、銀行股等主流熱點能否重拾升勢,從盤面觀察,5月16日以海通證券為代表的券商股全面上漲,這樣可能帶動其它板塊輪番上漲;三是看近期成交量能否溫和放大,如果量能持續萎縮,則大盤難以形成連續上漲的局面。
  相關稿件
大災面前:股市有驚無險 2008-05-16
大災面前:股市有驚無險 2008-05-16
[境外市場•2008-05-15]亞太多數股市上漲 2008-05-16
[滬深股市•2008-05-15]滬深股指雙雙下挫 2008-05-16
市場恢復信心 美國投資者看好亞洲股市[圖] 2008-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