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康&&:印花稅的徵收無疑需要動態改進
    2008-03-10    本報記者:張莫    來源:經濟參考報

  3月8日,財政部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作客《“新華08”金融講堂》,就兩會上熱議的財稅政策問題作出了自己的解釋和建議。

印花稅無疑需要動態改進

  在日前召開的全國兩會新聞發布會上,財政部部長謝旭人&&,財政部正配合有關部門對印花稅制度的調整進行研究。證監會主席尚福林也公開&&,將認真研究印花稅的調整。
  “我注意到社會各界對現在印花稅的徵收提出降低稅率或者單邊徵稅的意見,從政府發揮宏觀調節職能來説,印花稅的徵收無疑需要動態改進,但是到底具體的動態改進怎麼改,改成什麼樣子,應該充分聽取民意,再加上專家的論證,通過一個科學的程序來做出決定。”賈康説。
  從印花稅的發展趨勢來看,國際上對交易環節徵稅的國家數量是下降趨勢,而且印花稅在絕大多數國家都不被認為是一種調控股市的工具,有觀點就認為,我國的政府不應用印花稅調控股市。對此,賈康&&,我們國家的股票市場是一個相對比較幼稚的市場,不能簡單的比照西方發達國家比較成熟的股票市場和資本市場的狀態,就像股權分置改革在國外就沒有先例。“因為目前在我國證券市場還沒有資本利得稅,所以目前我們還是比較看重印花稅的調節作用。”他説。

增值稅轉型要看宏觀經濟走勢

  增值稅是我國第一大稅種。2007年國內增值稅收入超過1.5萬億元,約佔全年稅收收入的31%。日前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2008年將繼續推進增值稅轉型改革試點,研究制訂在全國範圍內實施方案。”
  賈康&&,我國增值稅需要從只允許企業對其購置的原材料作稅款進項抵扣的生産型,轉為不光允許其對購置的原材料作進項抵扣、也允許對投資項目作進項抵扣的消費型進行轉型。“減少企業的投資負擔,鼓勵企業積極投資,這是增值稅轉型的最主要的意義,但是由於這兩年經濟過熱,增值稅轉型沒有一步到位而是分步進行,先是把東北老工業基地作為改革試點,然後在去年又把試點擴大到中部地區的20多個城市。”
  那麼增值稅改革今年的覆蓋面將鋪展到什麼程度呢?對此賈康&&,在年初沒有動作,可以理解為還要進一步觀察。“要觀察我們宏觀經濟的走勢,如果經濟熱度沒有降低,擴大覆蓋面的舉措可以往後放。而如果美國次貸危機影響中國給中國經濟降溫,我們推進增值稅轉型就無所顧慮。所以我們現在要緊密跟蹤次貸危機的發展形勢。”賈康説,“在改革覆蓋全國之前,一些規劃內的優化開發區和重點開發區最有可能成為下一批的試點。”

希望環境稅三年內&&

  賈康説,就目前國內的形勢來看,開徵環境稅條件基本具備,環境稅徵收也不會像大家擔心的那樣導致大量産品跟着漲價。
  “首先,我國目前環境問題形勢嚴峻,大家都意識到了環境保護的迫切性。另外我們在三十年改革開放中形成了相對而言有一定完備程度的複合制稅制,可以支持環境稅的徵收。因此,不論從政府、企業,還是方方面面的社會認同來説,基本條件應該都具備。”賈康説。
  環境稅的徵收增加了企業的生産成本,企業産品是否會繼續漲價?賈康&&,環境稅是在企業競爭的環境下&&。如果沒有競爭,企業可以隨意把環境稅附加到自己的産品上,但是有了競爭,較好貫徹清潔生産的企業稅負相對就低,成本也低,擠壓了沒有貫徹清潔生産企業的市場,逼着他們還要搞工藝改造。“所以不是説搞了環境稅,所有的産品都跟着這個稅收漲價。”他説。
  而就具體的方案而言,他也主張徵收污染排放稅,徵收原則是排污者付費,稅基與污染物數量直接相關,不同污染物有不同的稅率、區別對待。“環境稅的徵收應該早些列入日程,實施不可能一步到位,要考慮到方方面面的可接受程度,希望在三年左右的時間能夠&&。”

  相關稿件
美國部分金融機構涉嫌存在欺詐行為遭調查 2008-03-10
金融機構應開通廉租房申請者家庭資産核查渠道 2008-03-09
易綱:中國有信心規避金融危機 2008-03-07
當前中國金融戰略選擇的思考 2008-03-07
銀行業案件逾半數發生在農村合作金融機構 2008-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