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8-02-18 作者:張漢青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春節長假結束後的第一週,A股市場並沒迎來開門紅,反而總體表現疲弱,大盤繼續向下探底,市場情緒持續低迷。成交量與節前相比明顯縮小,連續三個交易日兩市成交金額都低於1000億元,顯示市場觀望氣氛濃厚。 由於受美歐股市以及港股在春節期間大幅下挫的影響,2月13日節後第一個交易日兩市大盤低開低走,補跌行情較為明顯。雖然14日在美股反彈影響下A股再次高開後強勢震蕩,兩市一片普漲,超過1400隻股票紅盤報收,但個股走勢普遍乏力,且漲幅不大。而周五(15日)開盤又出現跳空低開,中國石油、工商銀行等權重股走弱,導致個股普跌,但尾盤反彈過程中出現明顯放量,收出帶長下影陰線。 市場成交量快速下降是本週的一個顯著特徵。一方面,連跌後市場仍存較多不確定因素,投資者大多采取了觀望態度,由於沒有賺錢效應的刺激,外部資金向二級市場輸血的動能開始減弱;另一方面,本週只有三個交易日,仍有部分投資者仍處於春節假期氛圍中,參與市場熱情較淡。 本週央行再次發行票據回籠資金,減少了市場的貨幣供應量。雖然對二級市場資金影響不大,但考慮到一季度貨幣投放較多,市場預期1月份宏觀經濟數據&&後管理層採取結構性偏緊政策的可能性較大,加上中鐵建已宣布將於近期招股,擴容預期有所改變,這也是近期市場難以快速恢復上漲格局的重要原因。 本週藍籌股走勢依然疲軟,其中以金融股為代表的權重股由於受到“大小非”解禁、增發再融資預期等不利因素的影響,資金分流跡象明顯,反彈時始終缺乏量能配合。 從主要領漲板塊看,制藥板塊和災後重建概念成為本週的主要熱點板塊。經過多年探索的醫療體制改革正處於深化階段,我國醫藥市場過於分散的狀態開始改變,部分實力強、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有望在未來幾年脫穎而出,獲得更高的市場份額和成長空間,因此醫藥板塊受到了主流資金的關注,部分個股已顯示出明顯的資金流入跡象。而與災後重建工作相關的建材、電網、農業等板塊也出現了一定板塊特徵,部分龍頭品種已形成連續上漲勢頭,隨着題材的深入挖掘以及獲利效應的逐步顯現,熱點有望進一步擴散,投資者可重點關注。另外,高送轉個股如國電電力、紫鑫藥業等大幅走強並創出歷史新高,後市仍然具有慣性衝高的慾望。 從資金供求看,雖然新股近期發行明顯放慢節奏,但2、3月份將迎來“大小非”解禁的高峰,兩個月合計解禁規模將接近8000億元,仍將對市場資金面形成一定考驗。2月是2008年首個限售股解禁的小高峰,全月將迎來各類解禁限售股133.2億股,A股市場將面臨3560億元的解禁壓力。而整個2月份交易日僅16天,日均限售股解凍額度達到256.25億元,因此,在供應密度上會較為集中。另外,近期基金髮行仍在穩步推進,從長線看仍將為市場帶來充沛的資金,下周一(18日)將有南方盛元、建信優勢動力兩隻股票型基金髮行,發行規模合計有140億元。 美國政府本週也宣布了一項總額達1680億美元的刺激經濟方案,有望促成境外股市回暖。而本週的後四個交易日,港股也連續上漲。境外股市對內地股市的負面影響有望減弱,為A股走出弱勢格局奠定了基礎。 從日K線看,大盤處於5日均線和10日均線之間,但站穩4429點附近的年線之上,顯示短期走勢較平穩。根據歷史數據顯示,日均成交金額下至1000億元附近的水平,將有望出現探底回升。例如2007年的2月份創出地量後,3月中旬開始逐步回升,2007年11月份也接近1100億元的水平,12月中旬開始回升。分析人士指出,如果下周境外股市能夠持續向好,將促成內地A股市場震蕩回升。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