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趙曉:中國流動性過剩源於三個方面
    2007-12-25    記者:康淼 許雪毅    來源:經濟參考報
  新華社福州12月24日電 北京科技大學教授、經濟學家趙曉23日&&,大量的外匯流入、儲蓄存款的大搬家以及“金融杠桿”等三方面原因正導致中國流動性過剩。
  趙曉在福州參加“第二屆海峽西岸發展論壇”時&&,貨幣流動性過剩正在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本世紀初世界各主要國家執行的低利率政策造成了當前全球流動性過剩。全球金融市場、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發展又進一步放大了國際貨幣流動性。
  趙曉認為,中國近年來經濟快速發展,對國際資本産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在全球流動性過剩的背景下,大量外匯輸入中國尋找投資回報最高的地方,於是資産領域就成為國際資本投資的熱點。過去3年,中國外匯儲備增長了3倍。大量的外匯流入是中國流動性過剩的重要原因,它們又推動中國房價、股價的快速上漲。
  “資産價格的上升又産生一個新的現象:儲蓄存款大搬家。”趙曉説,資産價格上升引發了投資恐慌,老百姓為了不讓自己的資金在銀行縮水,紛紛將存款取出來去投資樓市和股市等。目前我國儲蓄存款餘額超過30萬億元,它就像是關在“籠子裏的老虎”,一旦“釋放”出來,買什麼漲什麼。
  趙曉認為,“金融杠桿”的放大也是中國流動性過剩的一個重要原因。現在銀行大量放貸,老百姓手中1塊錢可以當3塊錢用,放大效應明顯。
  相關稿件
中國仍須切實加快金融開放 2007-12-25
國際金融機構擬設立全部電子化期貨交易所 2007-12-24
袁力:金融衍生品應與保險市場互動發展 2007-12-21
金融業和傳媒産業已成為北京CBD主導産業 2007-12-21
劉士余:房地産金融領域存在四大問題 2007-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