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專家&&:投資銀行理財産品也有風險
    2007-11-19    本報記者:顏秉光    來源:經濟參考報
  近日,隨着股市的漲漲落落,哈爾濱的不少投資者陸續從股市撤出,轉而購買固定收益率或承諾保本浮動收益率的人民幣理財産品。對此,專家提醒,理財産品與股票、基金一樣也存在風險,不要陷入“預期收益”就是實際收益、“預期收益”越高越好的誤區。
  據了解,儘管2007年以來央行連續&&加息政策,但哈爾濱市一些銀行的存款額仍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為了應對這種局面,各家銀行紛紛推出平均預期年收益率在4%以上的人民幣理財産品和信託理財産品,以此減緩銀行存款“搬家”的速度。理財産品一經推出銷量便直線上升,往往不到一週時間即可完成全部銷售計劃。
  對此,專業人士説,理財産品也有風險,投資者要注意規避以下錯誤認識:第一,把“預期收益”當成實際收益。由於有些産品主要用於穩健型投資,因此實際收益基本等於預期收益。但不是所有的預期收益都能實現,很多時候預期收益與實際收益不符;第二,“預期收益”越高越好。某些銀行在宣傳理財産品時,往往強調最高的收益率以吸引客戶,事實上這種高收益僅是一種可能性,如果運作中出現問題,“最高收益”就成了空話。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