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特華:基金QDII創造出三方共贏的格局
    2007-10-22    本報記者:張漢青    來源:經濟參考報

  隨着八家基金公司QDII資格的先後獲批,基金投資海外市場的步伐正在加速,近期幾隻基金QDII的熱賣,也顯示出其巨大的市場吸引力。日前,工銀瑞信基金公司在銀行係基金中首家獲得QDII資格。近日,記者就投資者所關心的問題,採訪了工銀瑞信基金公司總經理郭特華。

  記者:新版QDII管理辦法實施以來,三個月內先後有八家基金公司獲得QDII資格,基金QDII放行的意義是什麼?

  郭特華:繼銀行和保險公司獲准開展海外投資後,數家基金公司陸續獲得了QDII資格,這是國內金融業和證券市場的重要變革,為基金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發展機遇,同時也創造了市場、投資者和基金公司三方共贏的格局。基金公司獲取QDII業務資格以後,可以設計豐富多樣的基金産品,為國內投資者提供更加多樣化的基金産品。

  記者:基金公司投資海外市場固然具有更大的投資視野、更多的投資機會,但是面臨陌生的投資環境,無疑對基金公司有很大挑戰。那麼工銀瑞信是如何看待這種挑戰的?

  郭特華:我們充分認識到境外投資所遇到的挑戰,因此,在籌備QDII業務時,經過了長時間、細緻的準備,並且採用了聘請境外投資顧問等制度安排。
  QDII對工銀瑞信來説並不是新生事物,公司成立不久就針對QDII業務開展了準備工作。比如,我們通過對海外市場的大量觀察和調研,曾先後構建了多個QDII産品模型,同時通過與瑞士信貸在技術和業務上的緊密合作,在産品設計、投資管理、風險控制、技術系統等方面都已準備就緒,也培養了自己的QDII投資團隊。

  記者:工銀瑞信為什麼會選擇投資於“中國機會”?

  郭特華:中國經濟具有增長速度快、持續時間長和增長潛力大的特點。全球範圍內有很多受惠於中國經濟增長的外國公司,同時,還有一大批在中國國民經濟中處於重要地位的在香港等市場上市的中國內地公司,這些公司治理結構完善、實力雄厚、業績優良。投資這些公司,可以充分分享中國經濟增長所帶來的投資機會。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