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真像是做夢一樣。”當了一輩子公務員,抱着死工資過了大半輩子的老朱搖着腦袋説,“有時候我自己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他去年買了一隻股票,當時每股6元多,買6萬股共花了30多萬元。現在每股已漲到30多元了,其間還10送5共送了3萬股,於是老朱的股市資産膨脹到了近300萬元。他拿出一部分錢,給自己和兒子各買了一輛車,住了幾十年的小房子也換了套大的,剩下的股票繼續留在股市裏打滾。
一年時間賺了200多萬,對於一個月工資兩三千元的人來説,可不就跟做了場夢一樣嗎?而這一輪的大牛市,又成就了多少這樣的財富夢想?
儘管人們對於“爆發戶”總是充滿了不屑,但還是有不少人會在單調的生活之餘做一做一夜暴富的美夢。這個夢想曾經的寄託對像是彩票,如今,股票大有取而代之之勢。一個顯而易見的變化是,原來大家做發財夢的時候,通常引用的前言是:要是買彩票中了500萬怎麼花?而現在往往變成了:要是炒股賺了500萬怎麼花?
如今在很多場合,股票基金都成了核心議題,如果你沒有買股票或是對此一竅不通,無疑成了異類。很多以往將股票與投機畫上等號而嗤之以鼻的人,都開始躍躍欲試蠢蠢欲動。更有人感嘆“現在借錢是越來越難了”———同學小劉的家人生重病,不得不四處借錢,“很多人都説,錢倒是有,不過都用來炒股票買基金了。”讓別人從股市基市拿錢出來,畢竟跟從銀行取存款不一樣,利息是可以計算的,股市的漲幅卻是無法預計的。
股市的牛氣沖天和基金的火爆讓人看得眼紅,借錢炒股之舉也在潛滋暗長。當公務員的小周拿出所有積蓄買基金賺了10幾萬之後,最近咬咬牙抵押了自己的住房,貸款30萬元又全都投入了基市,他信心滿滿地説,“一年利息也就一萬多塊錢,可以承受,而在基金上賺的錢肯定不止這些。”
有金融界人士稱,為了籌集足夠的資金投入股市,一些投資者不僅把腦筋動到了自己的房子上,還通過信用卡套現或典當來“融資”。但實際上無論是通過哪種方式借錢炒股,都暗藏着巨大的風險。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