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劍鋒:國內銀行理財産品存在七大問題
    2007-08-27    本報實習生:唐瑾瑾    來源:經濟參考報
  國內理財市場風雲變幻,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主任殷劍鋒告誡廣大消費者,國內銀行理財産品存在七大問題。
  第一是道德風險。銀行宣傳産品通常預計的是最高收益率,但是理論上的預期收益率沒有給出。
  第二是法律問題。理財都是信託,不僅銀行理財是如此,證券公司理財也是如此。但是因為涉及信託業一法兩規的限制,現在理財不受制約,這個為未來的理財市場埋下了法律風險。
  第三是市場風險。現在很多産品都是連結股票的,隨着股票市場的下陷,那些沒有到期的理財産品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據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測算,有很多連結股票的産品期限在兩年左右,今年是牛市,明年還是不是就很難説了。另外存款利率和銀行市場化利率之間的利差,銀行理財産品中其中至少會有一半會在這個市場上消失,因為銀行再也不能夠賺得管制利率和市場利率之差了。
  第四是宏觀調控和金融創新的矛盾。以連結貸款的産品為例,現在央行在緊縮流動性,希望銀行少放貸款。但是銀行通過理財産品將貸款打包賣給投資者之後央行怎麼管?宏觀調控和金融創新的矛盾必須要解決,在這個矛盾裏金融創新應該擺在宏觀調控的前面。
  第五是人才問題。目前銀行理財産品有很多結構性問題需要有精通金融工程和數學基礎的設計人員,這些人必須要了解中國金融市場的複雜特徵。因為中國金融市場和國外金融市場完全不一樣,很多銀行把外資銀行的設計人員挖過來,然後照搬他們的設計,這些産品最後都出了很多問題。另外更重要的一點是,産品的銷售人員,即所謂的理財師素質普遍不高。
  第六是內控風險。現在對第三方託管問題是這樣規定的,對於能夠放在第三方託管的資金應該放到第三方託管;對於不能夠放在第三方託管的資金,銀行就自己管。這些産品募集的資金用於什麼渠道,比如拿這個買銀行間市場的債券,或拿這個做收益更高但同樣風險也更高的貸款業務。如果經濟衰弱,這種風險會快速暴露出來。現在大部分銀行都沒有在理財業務和它本來的業務間建立恰當的防火墻。
  第七是市場監督。因為是私募市場,信息高度不透明,而且還考慮了各種的衍生品,所以也需要有第三方的獨立分析。
  相關稿件
銀行推出二氧化碳排放期貨挂鉤理財産品 2007-08-27
公司債:穩健理財新選擇
2007-08-27
玖富理財舉辦2007企業家投資理財論壇 2007-08-27
股市漲落不定 哈爾濱市民青睞信託型理財産品 2007-08-24
德意志銀行在京滬推出挂鉤農産品理財産品 2007-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