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人士:養老我做主 避免四大認識誤區
    2007-08-20    作者:光大銀行深圳分行 梁靜    來源:

  未富先老是很多人都會面臨的問題。但對於養老,人們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誤區。有人覺得:我現在炒股票很賺錢,養老金已經準備好了,不需要考慮養老錢;還有人會説:現在國家有社保,我的養老可以交給國家;也有人自己琢磨,我有兒子,養兒防老……但在專業人士眼中,這些觀點均有些片面。科學養老理財的實質是:如何把今天的錢放到未來。年輕時就應該進行養老籌劃,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我的養老我做主。

誤區一:我有社保,養老靠國家

  現代人越來越長壽,導致很多國家進入老齡化社會。但中國現在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們很多人都會面臨未富先老的困境。社保到底夠不夠呢?
  舉一個客戶張女士的例子:張女士54歲,每月收入3000元,如果她明天退休,以她目前的現狀,結合現有的社保政策,會給她多少退休金?大概1000元左右。那將是張女士理想的生活嗎?今天生活3000元,明天就變成1000元,三倍的落差,她的生活能夠平衡嗎?所以説,養老僅靠國家、靠社保,也許只能解決我們部分的問題,沒有辦法完成我們期待的養老生活。

誤區二:我有子女,養兒防老

  養兒防老是一個很堅固的傳統觀念。目前在北京,仍有接近30%的人還是覺得他們的老年生活要靠子女。而在西方國家,推崇的養老方式叫做接力式:他們只負責撫養子女,在自己老年生活裏面,加上他本身所處的社會環境福利的情況,基本可以自己照顧自己的生活。而且,在很多西方國家的意識裏面,也沒有“養兒防老”的概念。
  請看一個事實:獨生子女政策形成了一個很重要的社會現象——421家庭結構。也就是説,一個小孩子最終要負擔兩個父母,然後再加上四位老人,一個人要撫養六個人。在這種結構裏面,先不説子女孝不孝順,就算孝順還有可能心有餘而力不足。還有長壽的問題,可能等到80歲需要退休金的時候,子女也要面臨養老問題了。所以説:靠子女養老並不科學。
  另外,在今天的社會變革當中,還有很多值得關注的社會現象,這些社會現象都有可能會對未來的老年生活造成一些問題。比如單身靠什麼養老?

誤區三:現在還年輕,考慮養老為時尚早

  “現在的生活有太多壓力,每月要還房貸、車貸,還要撫養子女等等,現在應該去過一些更好的生活,至於老年問題以後再説。”——現在很多年輕人可能都有這樣的想法。龐大的醫療費支出,龐大的生活成本,年輕人到底要不要考慮養老? 
  理財績效包含三大因素:第一是本金,第二是時間,第三是報酬率。時間越長,在相同的報酬率和本金的情況下,可能獲利越大。在養老規劃裏面,時間就是財富。李嘉誠講過一句話:每年存一筆錢,給出一定的報酬率,幾十年的時間,每個人都會成為千萬富翁。因為時間長,我們就有很長的獲利空間,最後我們就可以輕鬆地積累財富。
  如果你今天超過30歲,你要開始準備養老金了。每個月哪怕存100元,200元、300元,省下一些不必要的開支和應酬,放到養老的儲備裏面,日積月累下來,也會變成一筆財富。所以,如果你今天感覺有壓力,你更應該為未來去做好準備。

誤區四:我會賺錢,不怕養老

  現在證券市場回暖,股票、基金火爆,很多人都把錢投資到這裡面,也可能會賺取很高回報。但我們要知道,今天的財富屬於今天,不一定屬於未來,今天有錢,不代表明天有錢。有錢人也會破産。養老錢是明天的錢,把你今天的錢如何搬到未來,確實是一個技術問題。正確的方法是,在我們有錢的時候,就要準備養老金。

  相關稿件
養老保險産品一覽[2007-08-20] 2007-08-20
養老金調整惠及4200萬人 2007-08-15
河南省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將省級統籌 2007-08-13
“提高企業退休養老金”打雷更要下雨 2007-08-10
今年年底全國養老保險金徵繳將超6000億元 2007-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