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自5月30日證券交易印花稅調整以來,股指一直處於巨幅震蕩之中。上證綜指的深幅下跌,使數百隻股票股價已遭“腰斬”。統計顯示,受股市震蕩、賺錢效應明顯縮小的影響,許多投資者轉向風險較小的理財産品。此時,具有“保本”優勢的人民幣理財産品以及保本基金逐漸吸引住了投資者的目光。 然而很多投資者往往會混淆保本基金和銀行發售的保本理財産品,不了解這兩種同樣定位於“保本”的投資品種究竟有何差別?理財專家提醒,實際兩者在五方面迥然不同。 從投資對象看,人民幣保本理財産品主要投資短期固定收益證券等,並通過期權等金融衍生産品來保本,類似於活期儲蓄的替代品。而保本基金的投資範圍比較寬泛,除固定收益證券外,還將一部分資金投資於股票,以保證投資者到期能得到本金加收益的基金,一般都能獲得高於同期銀行存款利息的回報。 因此,這也進一步決定了兩類投資産品在風險收益配比上的差別。根據已經推出的人民幣理財産品分析,其一年期的最高利率可以達到3.0%,但限於産品特性,人民幣理財産品只能投資於低風險、低收益的品種,其他收益更高的投資品種,如三年期記賬式國債,人民幣理財産品是不能參與的。因此這也限制了它獲得更高收益的機會。而保本基金的投資範圍從短期債券、長期債券、到股票都可以涉足,兼具人民幣理財産品、貨幣市場基金和股票基金的優勢,可以在確定風險的前提下追求更高收益。 據了解,目前中國內地市場上共有六隻保本基金,收益最高的保本基金今年以來已獲得46.35%的收益率;而銀行保本理財産品的數量則高達上百種。數據顯示,僅5月份就有16家中資銀行和五家外資銀行推出了131款銀行理財産品,在131款産品中,一年期以下的短期理財産品共78款,佔産品總量的比例為59.5%,收益一般在3%到8%之間。 另外,這兩類投資品的客戶群定位存在很大差異。一般來説,銀行的人民幣理財産品的客戶群主要是散戶。而保本基金兼具資産配置的優勢,不僅合適追求低風險的散戶,也適合希望通過結構性産品平衡資産配置的機構投資者。 兩者更為重要的一大區別是,保本基金有擔保機構提供擔保,若發生本金虧損,擔保機構就會提供本金擔保;而銀行保本理財産品儘管也向投資人承諾保本,卻沒有擔保人。 從長期發展趨勢看,保本基金越來越關注創新。據了解,金元比聯基金公司將成為業界首家專注於保本基金的基金公司,也是第一個做細分市場的基金公司。其即將推出金元比聯寶石動力保本混合型基金強調“牛市保本基金”的概念,在保本的基礎上爭取最大的增值,在股票投資比例和理念上均有所突破。這只新基金髮行的上限為50億份。由於採用了外方先進的保本技術,金元比聯寶石動力基金突破了傳統保本基金30%的股票配置比例上限,最高可以達到60%的股票配置上限。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