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國稅強化房地産企業所得稅徵管的調查
破解“收入巨人 納稅侏儒”難題
    2007-07-09    皮曙初 余鴻    來源:經濟參考報

  十堰增長451%,天門增長576%,漢陽是去年同期的38倍……今年前幾個月,湖北省各地房地産企業所得稅入庫數據呈現跨越式增長。有關專家認為,一度被稱之為“收入巨人、納稅侏儒”的房地産企業正逐漸被納入徵管正軌。

支柱産業緣何不是支柱稅源

  2006年,武漢市洪山區國稅局在對一家房地産公司進行稽查過程中,發現其對收入、成本、費用等方方面面大動手腳,逃稅行為驚人。通過核查,這家房地産企業最終查補稅款1653萬元,而它所暴露的是房地産企業稅收徵管的一個普遍問題。
  近年來,各地房地産銷售收入快速增長,但房地産企業所得稅增幅明顯滯後,被人們稱為“收入巨人、納稅侏儒”。據湖北省天門市國稅局測算,2005年實際入庫房地産企業所得稅僅佔理論測算數的61.86%。
  造成這一困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房地産企業的財務核算具有一定的個性化,每個企業的核算方式幾乎都不一樣,與過去的工商企業財務核算方式更是大相徑庭,稅收管理人員不能適應;另一方面房地産開發周期長,業務環節多,稅源的可變性和流動性較大。大量項目公司或開發企業在樓盤售完後就關門走人。此外,房地産企業採取多種方式偷逃稅款,有的企業採取銷售收入(或預收賬款)、利潤不及時結轉等方法,造成核算不實,有的利用發票監管的漏洞,抬高建築成本、減少應納稅所得額,有的不按項目設立成本明細賬,將完工與未完工的項目混在一起,造成了完工項目成本虛增。
  洪山區國稅局局長郭亞光説:“房地産企業稅收徵管幾乎每個環節上都存在漏洞。”

對症下藥方能整治頑痼

  武漢市漢陽區國稅局所得稅科科長陳珊琳認為,房地産企業所得稅稅源難掌握、稅收難徵管的根本原因是信息的不對稱,因而稅收管理人員不得不採用一些非常規的監管手段去掌握信息、摸清情況,樓盤廣告、宣傳單等都要納入稅務工作者的視野。他們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才可能掌握房地産企業的收入和成本、費用的真實情況。
  湖北省國稅局所得稅處處長張鐵説,收入的掌握不容易,成本和費用的管理更加困難,因而房地産企業所得稅的徵管成為稅務部門的一項新挑戰。為此,湖北國稅部對房地産企業流程進行過程監管,採取“以房源控稅源、以房管控稅管”的管理辦法。天門市國稅局設計專門的“房地産企業房源登記表”,督促企業在每個申報期附送銷售明細表,詳細記載和登錄每個項目每套商品房的具體信息,並用紅、藍、白三種顏色分別&&每一項目每一商品房全部售出、部分售出、未售出三種狀態,直觀地&&出每一申報期結束後的房源情況,提高了稅源預測的準確性和稅收徵管的主動性。
  目前湖北省已建立省、市、縣三級房地産企業管理&賬,對房地産開發全過程實行動態監控、過程管理。僅今年3-4月份,全省就通過加強信息比對審增在建項目26個,新增稅源1.5億元。

專業化管理堵塞“專業化漏洞”

  稅收徵管人員一致認為,掌握房地産企業財務的專業化知識是一道難關。湖北省一些地方的國稅部門打破原來的屬地管理原則,專門選拔一批徵管人員,集中學習房地産業務和財務知識,專門從事房地産行業管理。
  郭亞光認為,房地産企業所得稅之所以難管,主要是其稅基構成要素多元化、複雜化所致,掌握房地産企業的收入、成本、費用單靠稅務部門是不夠的,在房地産企業的監督管理中,稅務部門事實上是處於最末端,而在前面對於其立項、審批、徵地、開工、預售等等信息分別由建委、土地、規劃、房管等多個政府部門掌握,如果能夠依託計算機網絡實現部門之間信息採集、儲存、分析共享,將信息應用到稅源監控和稅收徵管之中,就會大大減少國稅部門與房地産企業間的信息不對稱。

  相關稿件
今年上半年海關稅收增長22%達3600多億元 2007-07-06
紡織機械行業率先獲重大裝備進口稅收優惠 2007-07-05
重大裝備業零部件進口稅收優惠紡織業先行 2007-07-05
再審利息稅是稅收民主的示範 2007-06-29
稅收調控需要立法體系完善 2007-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