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7-06-19 記者:何廣懷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本報深圳電
深交所專家18日&&,當前深滬股市上市公司大股東及其高管“做多”上市公司的現象較為普遍,投資者應理性對待。
專家&&,上市公司或大股東“做多”可能隱含增加股份、做高股價、未來高價套現的動機,可能導致市場或個股暴漲暴跌的風險。據專家介紹,上市公司
“做多”的主要表現有:整體上市、增資擴股、資金清欠、並購重組、做高業績、高送轉股本等。
專家認為,不管是基於未來上市公司股份套現的需要,還是將上市公司股份作為抵押、擔保標的的考慮,做高上市公司股價對大股東和擁有上市公司股份的高管都是極為有利的。因此,上市公司及其大股東做高業績、高送轉股本等行為,都可能包含着做高上市公司股價、未來高價套現的動機。
專家還&&,股改後,有的公司在“小非”和“大非”減持壓力下仍能持續大幅上漲,原因較多,其中也與上市公司大股東及其高管積極“做多”有關係。有的個股暴漲,則主要是“做多”上市公司的市場反應。一旦這種“做多”上市公司的行為不能持續、效益不能凸顯,並且出現“大非”現實的上市流通壓力時,其股價就可能出現暴跌的風險。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