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人民銀行18日宣布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和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理財專家&&,此次雙重調整將對各類投資産品産生不同程度的影響,百姓理財還應算細賬。
轉存行為並非都划算
19日一早來到銀行的陳光先生要辦理定期存款轉存業務,理由是10萬元的存款在加息之前一年利息是2790元,扣除20%的利息稅,實際收入是2232元;若以新利率計算,一年期實際收益為2448元,比原有收入高出216元。
針對加息後百姓出現的轉存熱現象,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天津分行理財師孫達&&,轉存雖然會提高利息收入,但提前支取也會遭受按活期利率計算的損失,因此並非所有的轉存都划算。
孫達説,百姓考慮是否轉存可參考以下公式:360天 存期 (新定期年息-老定期年息) (新定期年息-活期年息)=合適的轉存時限。
以一年定期存款為例,360 1 (3.06%-2.79%) (3.06%-0.72%)≈41天。這意味着,一年定期存款的存入時間若超過41天,轉存反而會受到損失,因此百姓在加息轉存過程中最好請專業人士幫助計算一下。
基金可能面臨壓力
渤海證券基金分析師郭鵬認為,此次央行的“組合拳”對基金市場來説,可能將使其受到百姓存款意願增強的壓力。
郭鵬説,此次加息行為將使百姓和機構的存款意願增強。此次調整之後,城鄉單位和居民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將由原來的2.79%提高到3.06%,接近固定收益的集合理財産品。
郭鵬分析,隨着政策的頻繁調整,加息預期還會增加基金等長期投資産品的利率風險。因為隨着存款利率的上調,其他産品的預期收益與存款收益的差距進一步縮小,收益水平相對降低。
外匯理財、提前還貸也需因人而異
記者在各家銀行了解到,在人民幣逐漸升值的過程中,不少外匯持有者諮詢理財專家:外匯存款是否需要轉換為人民幣,如何進行外匯理財。
中信銀行外匯理財師建議,持有外幣的普通投資者,可在人民幣升值的背景下適當結匯。但對於經常出境旅游、探親的人來説,出於流動性考慮也可以繼續持有外幣,具體數額要依個人習慣確定。
從近期理財市場來看,短期、浮動收益型外匯理財産品更受歡迎,原因在於短期産品可以避免在轉存、提前兌現過程中出現不必要的損失,又能通過浮動收益來抵消部分匯率損失。
孫達説,此次五年期以上的個人貸款利率上漲幅度很小,僅為0.09%,加之銀行一般對符合規定的購房者給予基準利率8.5折的優惠,因此貸款購房者不必急於提前還貸。
銀行網站提供的計算範例表明,如果貸款金額為30萬元,期限15年,此次調整之前每月還款額為2538.63元,調整之後的還款額為2551.06元,僅增加了12元左右。
理財專家普遍&&,雖然加息一般能夠提高理財産品的整體收益水平,但此次調整主要目的在於控制市場流動性過剩,這將可能對風險性投資産品産生負面影響。因此投資者還應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選擇合適的理財産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