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技巧]理財規劃要關注“時間線”
    2007-05-09    本報記者:劉振冬    來源:經濟參考報

  就像每個人都要經歷出生、成長、成熟、衰老這幾個不同階段一樣,我們大家的個人收入、家庭財産、家庭支出,也都有這樣一條時間線。剛走出校園的職場新人,隨着經驗、資歷和職務的提升,收入水平會不斷提高,但在到達事業頂點後,又會隨着年齡增長而慢慢回落。同樣,一個新家庭,隨着子女的出生,支出也會逐漸加大,但到子女獨立時,家庭開支也將從峰頂逐步回落。
  由此看來,因收入不同、心態不同、生活方式、風險承受能力不同,不同年齡段的人群,應該根據各自不同的行為特徵和理財趨向,制定不同的理財規劃。
  就此,記者請教了建設銀行的理財顧問。他告訴記者,在制定家庭理財規劃,配置家庭資産時,一定要充分考慮個人事業發展、家庭的成長等多方面因素,選擇適合不同家庭時期的資産組合。一般而言,風險承受能力低時,在投資組合中應以風格穩健的資産為主,如存款、債券、偏債基金,風險承受能力強時,在投資組合中可選擇一些收益高、風險高的資産,如股票、偏股基金等。

本報資料照片

家庭理財的4321定律

  理財顧問告訴記者,在家庭資産配置方面,目前比較流行的是理財4321定律。即家庭資産合理配置比例是,家庭收入的40%用於供房及其他方面投資,30%用於家庭生活開支,20%用於銀行存款以備應急之需,10%用於保險。
  但是,4321定律只是一般規律,各人在制定家庭理財規劃時,有三點必須考慮。一是家庭的風險屬性。大家需要根據個人及家庭的具體情況以及風險承受能力來選擇資産種類,尤其需要考慮家庭資産積累狀況、未來收入預期、家庭負擔等,因為這些因素與個人及家庭的風險承受能力息息相關,在此基礎上才能更好地選擇適合自己的資産種類和相應的投資比例。
  二是家庭理財目標,這決定了投資期限的長短。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需要對個人及家庭的財務資源進行分類,優先滿足家庭的理財目標,構建核心資産組合;再將富餘資金配置於具有一定風險的資産,構築周邊資産組合,在保障家庭財務安全的基礎上通過投資來增加收入。在兩類資産組合下,便可清晰地得出具體股票類資産、債權類資産、現金類資産的配置比例。
  三是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案。確定了理財目標、風險屬性後,一個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案就是隨後需要決定的了,也就是需要制定一個可行性方案來操作,在投資上稱之為投資組合。投資人的風險承受力是考慮所有投資問題的出發點,風險承受力高的,可以考慮較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工具,諸如股票,偏股基金;風險承受力低的,可以考慮低風險的工具,債券、偏債基金、保險等。

人生五階段的家庭資産配置

  在確定了不同年齡層次,不同家庭時期的財務狀況、風險承受力後,理財專家給大家總結了一套分五個家庭期的理財規劃方案。
  第一階段,單身階段,20歲至30歲左右,這一期間的特點是,單身尚未組成家庭,個人收入不高,但在逐漸增加,以租賃住房或與父母同住為主。
  這一階段,大家對投資理財已經有初步了解,可能也開始摸索投資的步驟和規律。在這個時期,投資人可承擔較高的風險,因此可採取較積極的投資策略分配投資組合,例如放較高的比例在與股票相關的投資上。 
  理財目標:為組建家庭籌備,積極創造財富。
  風險偏好:風險承受能力強,期望獲取高收益。
  資産組合建議:積極型投資(股票、偏股基金)70%;穩健型投資(債券、儲蓄存款、貨幣基金、偏債基金、現金)20%;保險10%。
  第二階段,家庭組建期,婚後第一個十年間,30歲到40歲左右。
  這一期間,家庭成員工作穩定,進入收入高增長時期。應注意投資的收益問題。另一方面,這期間的花銷多集中一些昂貴的長期項目(購房、裝修、買車等)。從投資的觀點看,對風險的承受能力依然較高,故而應追求較高的投資回報。投資組合應偏於積極,但因為有家庭有負債,故也要留有一定比例的資産投入保守類項目。 
  理財目標:子女教育經費;購房款等。
  風險偏好:風險承受能力強,期望獲得高收益。
  資産組合建議:積極性投資60%;穩健型投資30%;保險10%。
  第三階段,家庭成長期,指結婚後第二個十年,40歲到50歲左右。
  這一階段,家庭成員資産快速成長,以薪資和理財收入並重,家庭已經積累了相當財富,準備滿足高檔住房需求,子女的培養費用也是這一階段主要負擔。因此,投資時應兼顧到收益和成長之間的平衡問題。
  理財目標:子女教育費;轉換高檔住房的費用;開始為養老積累財富。
  風險偏好:風險承受能力較強,期望獲得穩定、較高收益。
  資産組合建議:積極型投資50%;穩健型投資40%;保險10%。
  第四階段,家庭興旺期,結婚後的第三個十年,50歲到60歲左右。
  這一時期,個人的事業和收入已達到峰頂,家庭支出開始減少,沒有重大支出項目,為退休準備積蓄成為重點。此時應調整投資組合的比例,減低積極性投資比例,而側重穩健型投資,以期避開較高的市場風險,投資組合以保守為主導。 
  理財目標:調整投資組合,降低風險性投資比重,規劃退休後的生活藍圖。
  風險偏好:風險承受能力較強,但開始減弱,期望獲取穩定、較高收益。
  資産組合建議:積極型投資20%;穩健型投資70%;保險10%。
  第五階段,安享晚年期,指60歲退休以後。
  這一階段,將完全依賴理財收入及退休金,前期的保險投入將獲回報,家庭理財以安全為主要的目標。應着眼於有固定收入的投資工具,使老年生活確有保障。 
  理財目標:養老、旅游、為子孫遺留財富。
  風險偏好:風險承受能力差,期望獲取穩定的收益。
  資産組合建議:積極型投資10%;穩健型投資90%;保險投入開始獲益。

理財的十條忠告

  中國建設銀行的理財顧問特別提醒,家庭的資産配置方式,直接決定今後的家庭財富的增長,不妨考慮選擇專業的理財規劃師設計些理財計劃。他還給出了十條忠告。
  一、 在建立家庭資産的初期階段,應當選擇一個低風險的簡單投資機構。 
  二、 購買住房是一種建立終生資産的行動,所以應當深思熟慮。
  三、 在獲取任何不動産之前,都應當考慮好資金支付能力和支付方式等問題。
  四、 建立一個家庭資産情況一覽表,這可以使你隨時了解家庭情況的變化以及有關法規的變化。 
  五、 使你的家庭資産多樣化。在組成家庭資産的過程中要使固定資産、貨幣資産和金融資産這三者大體處於平衡狀態。 
  六、 使家庭資産增值。一份資産應當根據其確定的目的來增值。
  七、 使家庭資産活起來。如果你為家庭資産選擇的是中長期投資,那就很難考慮這一點,只有短期投資方式才能達到這種目的。 
  八、 你應當關心稅制的執行和它的變化情況,如果有必要改變你的積蓄方針,請不要猶豫。變化投資方向和注重投資安全可使你更好地應付各種形勢。 
  九、 不要忘了為退休做好準備。退休前你最好用其他一些投資方式來彌補社會保障措施的不足。
  十、 保護好你的家庭。在人壽保險、夫妻理財制度等方面應有所考慮。

  相關稿件
個人理財漸入貴族時代 2007-04-27
“小錢”也須理財術 2007-04-25
如何提前還房貸更划算 理財專家給你支三招 2007-04-25
大學生炒股可增加理財意識 2007-04-25
一卡在手理財不愁 特色銀行卡總有一款適合你 2007-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