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投資:“財技”很重要
    2007-04-25    本報記者:劉振冬    來源:經濟參考報

  銀行理財、信託投資、保險、期貨,面對這些讓人眼花繚亂的投資産品,在升值和加息的雙重壓力下,我們如何選擇産品才能保證收益?如何操作才能控制風險?記者採訪了相關業內人士和理財專家,並總結了一些投資技巧。

銀行理財:短期更好

  近期,市場的加息呼聲越來越高,同時,人民幣的升值壓力也有增無減。對於銀行人民幣理財産品,收益率成為選擇考察的重點;對於銀行外匯理財産品而言,因為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外匯理財産品將面臨匯率風險。
  由於存在加息、升值的可能,且有些理財産品無法提前支取,中行的理財顧問建議投資者,選擇銀行理財産品,不妨考慮一年期以內的短期品種,這樣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收回投資,有效規避利率和匯率風險。同時,要注意能否在到期前質押貸款,以便獲得更好的流動性。在各家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率相近的情況下,銀行多會在期限上下工夫,爭推短期的理財品種以搶佔市場。
  這位理財顧問介紹,目前銀行發售的理財産品主要可以分為三類。一種是投資境內債市、貨幣市場或與信託挂鉤的人民幣理財産品;一種是國內發行的、與匯率挂鉤或與境外債券市場挂鉤的理財産品,這種理財産品可以用人民幣投資,也可以用外匯投資;另一種則是與境外股票、指數挂鉤的外匯理財産品。
  此外,投資者一定要正確認識預期收益率,目前,銀行理財産品在介紹時都重點推介其高預期收益率,許多理財産品的預期收益高達15%,甚至有些竟然宣稱上不封頂,但事實上只有市場、操作在理想的最優狀態才可能獲得,這種高額的預期收益無非是鏡中花、水中月,銀行理財能有5%的收益就算不錯。

外匯理財:鎖定匯率最重要

  一面是加息預期,另一邊是升值壓力,在這種背景下,中國銀行的理財顧問建議,選擇外匯理財産品一定要注意鎖定匯率風險。例如中行發售的首只引入境外股票型開放式基金作為投資工具的QDII産品——中銀穩健增長(R)就使用衍生工具鎖定了匯率,投資者在基本不承擔匯率風險的情況下,用本外幣實現對港股市場的投資,使得沒有外幣資産的內地居民有機會投資境外市場。
  據介紹,中銀穩健增長(R)在投資美元利率工具的基礎上,引入了經香港證監會認可的以H股、紅籌股和香港本地企業股票為主要投資對象的開放式股票基金,達到了國內居民在境外市場進行資産配置的目的。
  同樣的QDII産品還有,光大銀行的“同升三號”股票聯結型理財産品。光大銀行的理財顧問介紹,這款産品有人民幣和美元兩種,理財期限是18個月,保證100%的本金歸還。投資者如果選擇人民幣産品,能有效防範匯率風險。
  同樣能夠鎖定匯率風險的還有,工行的“珠聯幣合”理財産品。它不僅為投資者提供了參與國際市場的機會,投資者可以用人民幣購買,工行將保證客戶本金的100%返還,這樣就有效地規避了匯率風險。據介紹,這款産品對流動性較低,銀行、投資者都不能提前終止。因此,不建議在投資期限內有資金使用需求或有大筆支出可能的客戶購買這款産品。
  理財顧問還建議投資者適當關注歐元。匯改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升值,但對歐元並未出現單邊升值。現在,人民幣有升值預期,在歐元有生息前景、美元減息預期的情況下,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壓力。有外幣的普通投資者,可以考慮適當調整外幣資産結構,根據需要將美元調整為歐元。

信託産品:充分了解風險

  最近幾年,信託産品的銷售日趨火爆, 
  資金信託作為一種新興的投資工具這些年發展迅速。2003年以來所發行的300多個資金信託項目主要通過銀行、證券公司銷售。然而,在購買信託産品的同時,投資者對信託産品、對信託産品背後各方的責任、權利和義務都不很了解。理財專家建議,投資者應充分了解信託産品的風險。
  理財專家介紹,投資信託産品需注意的幾方面。
  一是,對信託公司進行優選。儘管在整頓和規範後,信託業的風險明顯降低,但仍需關注其風險,特別是在分類管理的大背景下,選擇優質的信託公司尤其重要,這給投資者帶來更穩健的信託産品。選擇信託公司的主要參考依據為:信託公司的財務指標,包括註冊資金、凈資産、信託資産、凈利潤等;信託公司的大股東背景,民營的大股東不如國有的,國有參股的不如國有控股的。
  二是,信託産品資金門檻較高,流動性較差。由於信託産品發行不能超過200份限額,使得信託産品資金門檻較高,許多信託産品資金門檻都在10萬元以上,有的甚至在100萬元以上。因此,信託産品更適合資金較多的投資者。
  三是,信託計劃的設計、信託財産的運用、管理方法,以及信託財産的風險性與安全性等。對於信託計劃的項目情況、信託財産運用方式等産品要素,投資者也應該作一番較為詳細的了解,關鍵在於了解其中的風險因素以及作為受託人的信託公司對這些風險因素的控制手段。
  由此看來,投資者應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流動性偏好和投資偏好,在收益和風險之間把握好尺度,選擇相應期限、適當風險度和流動性的産品。

保險:別奢望高收益

  一度,保險理財是炙手可熱的新鮮名詞,但保險絕非高收益的投資工具,別指望它能給你帶來多大的投資回報。
  其實,保險就是一種風險管理工具,其保障功能可保證個人理財規劃的順利進行。但同時,保險本身亦附帶理財功能。近年來,保險公司競相設計出在保障功能基礎上實現保險資金增值的保險産品,雖然其收益率方面不及基金、股票等其它金融産品,但是它在收益穩定性方面是非常值得稱道的。正因如此,保險産品比較適合那些對金融市場不熟悉,或者工作繁忙、沒時間理財的人士購買。
  保險的專業性和精確性,因此您在挑選和購買保險時,一定要仔細閱讀保險條款,注意有關細節。首先,要充分了解保險責任和責任免除,不同的險種有不同的保險責任和除外責任,要看清條款裏面哪些保險事故保險公司要賠,哪些保險事故是保險公司不賠或者限制責任的;
  其次,要看清保險期限、保險費、保險金額和保險責任保障程度,以確定適合自己的保險産品和保費繳納方式;
  再次,要看清退保規定:一年期以上的壽險合同規定客戶收到保險單後會有10天的猶豫期,這個期間可以全額退回保險費,而過了這一時限就要扣除一定手續費或按現值退保。財險合同則規定按實際承保時間扣除相關費用後退保。
  事實上,保險就像儲蓄一樣主要是用來保證維持一定的生活水平,其收益不可能像基金、股票那樣高,要知道,高收益的另一面是高風險。理財産品依據風險程度由高到低,順序依次為股票、基金、銀行理財産品、國債、保險、儲蓄等。
  保險在個人理財規劃中該佔多大比例呢?專業的理財顧問認為,如果注重保障功能的話,保險支出應不超過年收入的10%;但如果同時看重理財功能,則可令保險在整體規劃中佔到20%到30%。
  在加息背景下,雖然普通險種的比較優勢下降,但由於投資型保險的受益取決於保險公司投資受益,加息將使投資型保險獲益。
  目前,市場上的投資型保險主要有分紅、萬能和投連三種産品。其中,分紅險承諾固定的保險利益,萬能險承諾保底收益,投連險不承諾保底收益。理財顧問建議投資者可以考慮投資類保險,特別是萬能險和分紅險。
  專家指出,雖然加息會影響保險資金的投資結構,但加息對提高保險資金運用效率有正面作用,投資型保險可以分享加息受益。據了解,目前,我國保險資金主要還是用於與利率相關的投資,用於銀行協議存款和國債的佔比接近70%,加息無疑將提高這部分資金的收益率,將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保險公司的分紅水平。事實上,去年8月19日央行上調基準利率後,多家保險公司的萬能險亦聞聲而動,上調了當月的結算利率。還有一些保險公司將新推出的萬能險産品的保底收益率從2%上調至2.5%以吸引投資者。

期貨投資:嚴格控制交易量

  對於期貨産品,就其本質而言,它並非是投資品,而是套期保值品或投機品。
  投資者需要靈活應對市場變化、突發事件,需要考察的因素更多更複雜,這裡提出三條原則供個人投資者參考。
  第一條原則,就是不要過量交易,過量交易將使你面對更大的風險;第二條原則,投資者必須下功夫研究所要交易的品種,比如説影響該商品供需和價格波動的統計數據及其他因素;第三條原則,遵循你預定的交易計劃——一套經過實踐檢驗的原則或者模式,可以幫助你做出正確的決斷。
  最近一段時間,大家最關注的産品莫過於股指期貨,專家建議,個人投資者盡量少參與其中。從指數期貨合約設計層面看,股指期貨的法規是為機構投資者,而不是為散戶“量身定做”的。機構投資者運用股指期貨套期保值,對衝現貨市場風險,而不是投機。如果散戶用它來投機,風險很大。股指期貨基本的三大投資策略為:套期保值、套利以及方向性買賣,這三種操作方式並不適合普通散戶。
  一位資深期貨經濟&&,目前市場對於股指期貨推出後指數的走向存在嚴重分歧,期貨剛推出後市場將呈無序波動,這會放大交易風險。而且,對一般的個人投資者而言,股指期貨門檻更高、風險更大。股指期貨標的為滬深300指數,目前在3200點位附近,按照股指期貨300倍的乘數計算,一手合約的價值為96萬元,按保證金比例10%計算,買入一手合約的保證金為9.6萬元。對投資者而言,一旦股指波動100點,將面臨的盈利或虧損就是三萬元。

  相關稿件
如何提前還房貸更划算 理財專家給你支三招 2007-04-25
大學生炒股可增加理財意識 2007-04-25
一卡在手理財不愁 特色銀行卡總有一款適合你 2007-04-18
保險理財專家:與保險代理人過招須知四要訣 2007-04-18
理財不等同於勤儉節約 必須學會"抓大放小" 2007-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