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7-04-13 本報記者:張漢青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從海外和我國港&地區推出股指期貨前後證券市場的情況看,證券市場的漲跌受多重復雜因素的影響並有其自身的規律,股指期貨的推出並不能從根本上決定或者改變其內在規律。但是,股指期貨的推出有可能從某個特定的方面對證券市場産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全球最具影響力的股指期貨——標準普爾500指數期貨於1982年4月21日推出。從1980年11月28日至1982年4月21日,標準普爾500指數從140.52點的高位逐波回落至115.72點,中期運行在一個下降通道中。股指期貨推出後的一段時間內,指數走勢並沒有改變原有的下降通道,直至1982年8月12日,標普500指數下跌至102.42點的低位後,開始強勁反轉,在1982年11月3日,也就是股指期貨推出後的半年左右,迅速突破1980年11月28日的高點,再稍作調整後,又持續此前的漲勢,在1983年6月21日創下170.53點的新高,此時距離股指期貨推出的時間整整14個月。
日經225指數期貨於1986年9月3日推出,在股指期貨推出之前的兩年多時間內,現貨指數處於明顯的上升通道之中,並且在推出前的7個月內,上升的速度明顯加快,但是在股指期貨推出後的一個多月內,現貨指數出現了14.5%的跌幅。然而,短線調整並沒有改變長期牛市,在此後的兩年多時間內,日經225指數上漲幅度超過50%。主要的變化是,上漲的速度明顯超過股指期貨推出之前的漲速,波動幅度明顯提高。
韓國KOSPI200指數期貨於1996年5月3日推出。與標普500和日經225指數期貨推出時的市場環境不同,該指數期貨推出時,現貨市場處於中期調整之中。股指期貨的推出並沒有改變現貨指數原來的調整態勢。主要的變化是,下跌的速度在股指期貨推出後有所加快,波動幅度加大。從交易量來看,股指期貨推出後比股指期貨推出前有所放大。
香港恒生指數期貨於1986年5月6日推出。該指數期貨推出時,現貨市場處於上升通道之中。股指期貨的推出並沒有改變現貨指數原來的上升態勢,上漲的速度在股指期貨推出後明顯加快,波動幅度也有所上升。
台灣加權指數期貨於1996年5月3日推出。與韓國KOSPI200指數期貨推出時的市場環境相似,該指數期貨推出時,現貨市場處於中期調整之中。股指期貨的推出並沒有改變現貨指數原來的調整態勢,波動幅度在股指期貨推出後有所加大。在成交量方面,股指期貨推出後比股指期貨推出前的成交量明顯放大。
中投證券研究所金融衍生品研究員丁儉&&,從海外和我國港&地區推出股指期貨前後現貨市場的變化情況,可以得出一些共同點:第一,從長期來看,股指期貨的推出沒有改變現貨市場的總體走勢;第二,不管在股指期貨推出之前市場走勢如何,在股指期貨推出後的現貨指數都出現幅度大小不同的調整,其中韓國KOSPI200指數和台灣加權指數是延續前期的調整走勢,下跌幅度巨大,而標普500指數和日經225指數則是在長期牛市中出現短期調整,調整幅度在10%至15%之間,香港恒生指數調整幅度最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第三,股指期貨推出後,現貨指數不管變動的方向如何,都有加快變動速度的趨勢,指數波動幅度加大;第四,股指期貨推出後比股指期貨推出前的交易量有所放大。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