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6日,本報《國企領導如何變成資本大佬
中聯重科曲線MBO揭秘》一文中提及在中聯重科(000157,SZ)以及大股東長沙建機院的管理層,以自己所在的國企——中聯重科為平台,精心策劃,以依附於中聯重科的管理層私人公司——長沙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中標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標公司)從中聯重科不斷“吸血”獲得資金,然後購買中聯重科第一大股東長沙建機院股權,最終實現了對中聯重科的初步控制。
管理層通過中標公司“吸血”中聯重科獲得改制資金的路徑之一就是,中聯重科以3462萬元的高價收購中標公司的“民用改裝車輛生産領域的特許經營資格、專利技術等無形資産”。本報記者經過調查發現,這個交易的背後隱藏着好多耐人尋味的現象。
中標公司的初始改裝車資質本屬中聯重科
在當時,作為民營企業是很難獲得民用改裝車輛生産領域的特許經營資格(以下簡稱改裝車資質)的,那麼中標公司的改裝車資質是怎麼來的呢?
日前記者從有關部門查詢的信息顯示,中標公司的初試改裝車資質本來的主人就是中聯重科的前身長沙高新技術開發區中聯建設機械産業公司(以下簡稱中聯建機),改裝車資質當時註冊的型號為“ZLJ5040GXC(SHZ30)型掃路車”,商標為“中聯”。
1999年8月,長沙建機院以其擁有的中聯建機整體資産及其他與生産經營有關的資産,聯合中標公司等其它四家公司設立中聯重科。按規定,此該裝車資質應當被中聯重科繼承,但是此後此該裝車資質成了中標公司的資産,中標公司獲得該資質的代價是多少呢?在2003年8月中聯重科收購中標公司經營性資産的《收購報告書》稱:這些無形資産的賬面價值為零。中聯建機為國有獨資企業長沙建機院的全資控股公司,此改裝車資質應為國有資産。這個資産轉移過程是否存在國有資産流失呢?
此後,中標公司利用此改裝車資質,將商標改為“中標”,成為國內道路清掃車的主要生産商之一;並且在此改裝車資質的基礎上,陸續擁有了多種改裝車資質。
中標公司利用資質大掙中聯重科的錢
中聯重科2002年報顯示,在當年,泵車是中聯重科的主要産品,但是記者卻了解到在當時該泵車使用的商標卻是“中標”並非“中聯”,在國家有關部門註冊的生産商也是中標公司而非中聯重科。
中聯重科的泵車生産資質為什麼要通過中標公司來申請?中聯重科董秘李建達曾對記者解釋説:“因為中標公司原來就有改裝車資質,所以以中標公司的名義申請比較方便。”
中聯重科也不是免費使用中標公司的改裝車資質,2001年9月中聯重科與中標公司簽訂了《關於混凝土輸送泵車泵送部分部件委託加工和整車全權委託獨家經銷、售後服務協議》及《補充協議》,雙方約定,混凝土輸送泵車泵送部分由中標公司委託中聯重科生産,並負責整車的銷售和售後的維修服務,交易價格按市場價格確定。
中聯重科花鉅資買回資質
中聯重科與中標公司於2003年8月14日在長沙簽訂了《長沙中聯重工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收購長沙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中標實業有限公司經營性資産的協議》,中聯重科擬以銀行貸款1.27億元收購中標公司全部經營性資産和相關的負債,包括民用改裝車輛生産領域的特許經營資格、專利技術等無形資産,其中“民用改裝車輛生産領域的特許經營資格、專利技術等無形資産”的評估值是3462萬元。
中聯重科以鉅額資金購買回這個資質後,這個資質並不是為中聯重科所獨有,記者從國家發改委查詢到的信息顯示,原本屬於中標公司後被中聯重科收購的“中標”牌清障車資質,在2004年公布的改裝車資質目錄中的持有人卻是——長沙建機院和中聯重科共同持有。
記者就上述問題向中聯重科董秘李建達通求證,李建達&&:“不清楚,查證後回復你。”截至發稿時,記者尚未接到李建達的回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