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7-03-22 記者:江國成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本報訊
金融期貨專家認為,境外市場經驗表明,股指期貨對現貨市場的影響較為有限。我國目前推出股指期貨,短期內即便出現做空引起的小幅震蕩,也不會扭轉理性繁榮的基本格局。 中信證券認為,決定市場長期趨勢的根本因素是宏觀經濟運行狀況以及市場的整體估值水平,而期貨市場只是一個依存於現貨市場的衍生産品,不會從根本上改變現貨市場的趨勢。歐美、香港推出股指期貨後,股票市場延續了前期的漲勢;日本推出後一年左右仍保持漲勢,但隨着泡沫經濟的破滅,轉入了長期熊市;而韓國股指上市後不久就呈跌勢,但它主要是因為東南亞金融危機的影響。 據中信證券研究部金融工程組負責人於新力介紹,截至3月中旬,滬深300指數的靜態市盈率(以2006年盈利為計算基準)為29倍,動態市盈率為22倍(以預測的2007年盈利為基礎)。“考慮到中國經濟年平均約10%的增速,以及未來可能出現的上市公司資産注入和整體上市的預期,我們應該給予上市公司更高的估值。在此假設的基礎上,我們認為,目前滬深300指數的估值水平並不高,向下做空的動力不足。” 中信證券研究員嚴高劍&&,從股指期貨推出給證券市場帶來的震蕩來看,雖然在少數境外市場出現過股指期貨推出後短期內證券市場波動增大的情況,但在大多數國家裏,無論是短期還是長期,股指期貨推出後的證券市場波動均呈現明顯的下降態勢,即證券市場的穩定性更強。 嚴高劍説,有人擔心在股指期貨推出初期可能會對現貨市場的資金産生“分流”。但從國際主要金融市場的情況來看,股指期貨的推出豐富了投資者的交易模式,投資者不僅可以在現貨市場進行交易,而且可以在期貨與現貨市場之間進行相反方向的交易以獲得套利收益,股指期貨的推出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資者進入現貨市場,促進期貨和現貨市場規模的同步擴大。 專家認為,股指期貨&&後,投資者可以通過賣空來獲利,還可以通過股指期貨進行避險。基金、保險公司等機構投資者在面對巨大的系統風險時,可以利用股指期貨對自己管理的投資組合進行套期保值,成為國內證券市場真正的長期投資者。整個市場將因為賣單的減少而趨於穩定,股指期貨發揮了穩定現貨市場的效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