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髮行火暴 投資有門道
    2007-02-28    平磊    來源:經濟參考報
    一般情況下,基金理財不可能一夜暴富。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説,應該注重的是長期增值,抵禦生活風險,達成多年後養老、子女教育等長期財務目標。第一,根據年齡、收支、家庭負擔、性格等,估計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和變現需求。第二,根據風險承受能力和變現需求,挑選適當基金類型,確定各類型基金的投資比例。第三,在各類型基金中,精選長期業績穩定良好的基金。
    一般隨着年齡增長,人們風險承受能力逐步降低,需調整激進型理財工具(如:股票基金)和穩健型理財工具(如:債券基金、超短債基金、貨幣市場基金)的投資比例。對於55歲以內的工薪族來説,100減自己的年齡,是投資股票基金的參考比例,其餘資金可投資貨幣基金或債券基金;對於55歲以上、接近或已經退休的年長人士,不妨以貨幣基金、債券基金為主進行投資,投資股票基金的比例最好不要長期超過20%。
    在此基礎上,個人可根據收支、家庭負擔、性格等具體情況,對自己的基金組合比例做些調整,如:短期支出較多的,家庭負擔重的,或性格非常謹慎、難以承受壓力的,可適當增大債券基金、超短債基金、貨幣市場基金投資比例,以降低風險,增強變現安全性;反之,盈餘資金持有時間長的,或收入高的、或家庭負擔輕的,可適當增大股票基金投資比例,以增強長期增值。
    此外在基金投資中,投資者應該掌握避險增收三原則。
    第一, 長期保持投資。
    基金投資若長期堅持,能持續分享理財碩果、規避風險。可惜的是,不少投資人因缺乏長期持有理念,早早了結,有的甚至“割肉”出局,白白喪失了增值的機會,甚至還造成了損失。特別是那些剛剛熬過幾年熊市,當基金重返面值時就匆匆退出,而沒有享受到隨後翻番收益的投資人,可能更需要調整理財方法。
    為幫助人們長期投資、保持投資,很多銷售機構推出了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定期定額是指與銀行等銷售機構事先簽好協議,每月某一時間自動扣款,用一個固定金額投資基金,類似零存整取那樣,力爭長期較高回報。比如:對於普通家庭,每月投資基金1000元,假設平均年回報率穩健居中,為10%,20年後可增值200%以上。
    定期定額的好處在於:平均成本、均攤風險;積沙聚塔、複利效果顯著;克服“貪婪恐懼”的人性弱點,保持投資;省時省力,不用去網點排隊。
    第二, 基金組合投資。
    既然大部分情況下,基金理財是持久戰,就需要從長計議。牛市時,用很多錢投資股票類資産或股票基金,確實容易很快實現較高回報,但也有較高風險,反而減少了長期增值的本錢和贏利空間。
    組合投資能讓不同類型基金取長補短,讓基金組合更好地滿足投資人多樣化的財務需求,幫助投資人以時間換空間,穩定地獲得長期增值。如:股票基金能創造長期較高收益,債券基金、超短債基金、貨幣基金能有效分散股市風險,力爭高於存款的收益,保持方便的變現和分紅。
    第三, 要充分投資。
    不少人都在尋找“低風險、高收益”的投資方法。其實充分、合理的投資,就可以在控制適當風險的情況下,貢獻較高長期收益。
    例如:假設有100萬元可投資,如果只拿出10%,即使承擔較大風險,投資股票類資産,獲得10%的收益率,總體收益率也只有1%,獲利一萬元;相反,如果全部投資,通盤布局,即使將較大比例的資金投資低風險的固定收益類資産,獲得5%的收益率,總體收益也可以達到五萬元。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