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銀華基金的分析師張晶淼日前對記者説,徐工機械當初進行改制,引進凱雷公司等外資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取資金,以解決徐工集團的歷史包袱。如今,在證券市場中,建築機械概念股受到市場的大力追捧,徐工機械不妨拿出部分資産如徐工重型直接上市融資,這樣不僅能達到獲得資金解決徐工歷史包袱的初衷,還可實現國有資産的保值增值,達到雙贏。
日前,記者從江蘇省有關部門獲得資料顯示,徐工集團工程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徐工機械)2006年經營業績出現大幅增長,前三季度實現利潤總額為6.2億元,凈利潤約為4.1億元,其中徐工機械子公司徐工重型凈利潤約為3.27億元。
針對徐工機械尤其是徐工重型如此好的業績,張晶淼進而分析,徐工機械為徐工集團持股100%的國有獨資公司,是其最為優質的資産,旗下主要有徐工重型、徐工科技(000425,SZ)、徐工築路、徐工進出口等企業。徐工重型又是徐工機械最優質的資産,根據徐工重型網站資料,在目前其主要産品幾乎處於市場壟斷地位:徐重汽車起重機市場佔有率在50%以上、履帶起重機市場佔有率接近40%;並且,近幾年徐工重型的業績一直比較穩定,預計2006年的凈利潤約為四億元,公司凈資産約為10億元,凈資産收益率在40%左右。如果徐工重型IPO上市,簡單計算:根據目前20倍的平均市盈率,其市值將高達80億元左右。全資控股股東徐工機械即使拿出徐工重型50%股權上市融資,徐工機械不僅會獲得大約40億元的資金,更重要的是這將繼續保持對徐工重型的控制權,並且不會稀釋徐工機械對旗下其它公司(徐工科技、徐工築路、徐工進出口等)的控制權。這樣獲得的資金將遠超過徐工集團直接將徐工機械50%股權出售給凱雷公司所獲得的資金。根據此前徐工科技公開披露的凱雷收購徐工機械新協議,凱雷以12.17億元收購徐工機械40.32%的股權,然後以5.84億元增資徐工機械,從而擁有徐工機械50%的股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