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餘境外中資企業年銷售收入達1500億美元
非金融類資産已逾2000億美元
    2006-12-13    記者:張周來 毛曉梅    來源:經濟參考報

    12月6日,四川長虹集團公司在捷克寧布爾克投資建設的工廠正式落成並投入試生産。長虹在捷克首期興建的這家電視機廠建築面積為3.3萬平方米,共有5條生産線,年産50英寸以下各種平板電視和CRT電視100萬台。這也是四川長虹集團公司在歐洲的第一家工廠。
    新華社記者 丁宜 攝

    本報訊 商務部副部長魏建國12日在北京舉行的首屆國家風險管理論壇上透露,多年來我國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不斷壯大,初步統計,至今境外中資企業已超過1萬家,企業非金融類資産總額已超過2000億美元,年銷售收入達1500億美元。
    據商務部統計,“十五”期間,我國對外直接投資額年均增長66%,對外承包工程營業額年均增長25%,對外勞務合作營業額年均增長11%。截至今年9月底,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累計達到712.2億美元,設立境外中資企業1萬餘家;對外承包工程營業額累計達1546.1億美元,對外勞務合作營業額達392.7億美元。
    魏建國説,我國海爾、TCL、聯想等製造企業和高科技企業已初步建立起全球生産和銷售的網絡,中石油、中石化和中建、中信等企業等已成為境外開發建設的主力,中遠、中國銀行、中國信保等服務類企業在國際經營中已初見成效,目前中國企業的對外投資已經遍及五大洲的160多個國家和地區。
    魏建國分析説,我國企業“走出去”的方式日趨多樣化,領域也不斷拓展,同時也獲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們境外中資企業非金融類的資産總額已超過了2000億美元,年銷售收入達1500億美元,每年實現的利潤達177億美元。此外,2005年境外中資企業實現進出口額670億美元,同比增長71%,為東道國創造稅收35億多美元,並直接增加就業27萬人。
    魏建國説:“我國已經成為建築物、紡織,海員勞務等重要的輸出國,在緩解國內就業壓力的同時,也為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非常積極的貢獻。”但他也&&,目前我國企業“走出去”的規模仍然偏小,目前我國對外直接投資額僅佔全球的0.5%,對外工程承包合同額僅佔國際工程發包額的2.1%,在外勞務人數僅佔國際勞務市場的1.5%。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