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想用“沃爾克規則”管住誰
2013-12-12   作者:王龍雲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王龍雲

  美國五大監管機構10日相繼批准“沃爾克規則”最終版本,標誌着美國政府對於金融市場的監管邁入了一個更為嚴厲而繁複的新時代。
  作為2010年夏季&&的《多德-弗蘭克華爾街改革和消費者保護法》的核心內容,“沃爾克規則”仿佛被《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1933年)附體,勾勒出一幅略帶復古色彩的華爾街藍圖,讓人脫口而出地便是“是時候和混業經營説再見了”。
   “沃爾克規則”的初稿於2011年10月公布,隨即引發華爾街的強力反彈,在反復斟酌、多次修改以及各種討價還價後最終版本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按照該規則“總設計師”、前美聯儲主席保羅沃爾克的初衷,“沃爾克規則”將大力削弱銀行內部的投機性交易活動並從根本上抑制進行上述活動的商業慾望,以此減小可能引發金融危機的系統性風險。
  從手段上看,“沃爾克規則”一方面對目前美國銀行機構從事自營交易和投資對衝基金、私募股權基金等進行嚴格限制,實際上是在鼓勵美國大型銀行回歸分業經營模式;另一方面基於實體規模的大小和交易數量的多少向銀行下達合規要求,銀行建立內部合規程序並根據監管指引上報交易數據,同時執行首席執行官背書制度,意味着將對從上到下每名員工的追溯問責制擺到了&面之上,徹底斬斷華爾街冒險主義之根。按沃爾克的原話,這些辦法就是要讓銀行業變得沉悶無趣。
  “沃爾克規則”能對華爾街産生多大效用?英國廣播電台(BBC)援引根據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標準普爾的評估數據,弱化的“沃爾克規則”可能導致美國最大的8家銀行每年稅前利潤減少20億到30億美元,而強化版將讓它們付出80億到100億美元。此外,高盛、摩根士丹利等紛紛退出自營交易業務,並將手中對衝基金和私募基金的投資規模按要求降到一級資本3%以下。不過,華爾街利益集團和部分共和黨議員的反抗一直就沒有停止。共和黨控制下的眾議院通過了多個有關放鬆衍生品監管的修正案,而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主席、共和黨議員亨薩林還曾呼籲廢除整個金融監管法案。
  此外,“沃爾克規則”本身也有缺陷和漏洞,比如在如何界定“自營交易”和“做市交易”上就很難劃出一條明確的分界線。正是諸如此類的模糊細則,給了華爾街更多騰挪空間。還有一點不得不提,美國監管機構將全面實施“沃爾克規則”的日期推遲到2015年7月21日,誰能保證時間不能改變一切?當年克林頓聯手格林斯潘推動國會廢除了《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難保中期選舉後不會有人對“沃爾克規則”下手。
  除了管住華爾街,美國還希望“沃爾克規則”放之四海而皆準,成為全球銀行業監管的標杆,這也是美國按照自己的步調治理國際金融秩序的題中之義。遠的暫且不表,單説前幾日美國財長雅各布盧在皮尤慈善信託基金會上的表態,就能管窺美國的如意算盤。盧説,如果國際監管機構不能對全球銀行持同樣的高標準,美國旨在終結銀行“大到不能倒”的金融改革將會功虧一簣,他還&&“將敦促包括歐洲和亞洲在內的其他司法管轄區&&與我們相稱的嚴格標準”。
  “沃爾克規則”能否成為全球金融監管的標杆?由於各自情況不同,答案趨於否定,至少歐盟並不打算蕭規曹隨,金融業發達的英國也無心向美國看齊,央行行長卡尼明確&&沒有引入的必要。更重要的是,一視同仁才是其他經濟體廣泛接受基礎,但“沃爾克規則”就曾失信於人,初版中在禁止自營交易中單獨豁免了美國國債,在遭到日本等國抨擊後才在終版裏面擴展到美國以外國家。對於任何國家來説,若想認可“沃爾克規則”,還是先仔細看看有沒有“陷阱”才是上策。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沃爾克稱新規則將使銀行業和經濟更強大 2013-12-11
美監管機構批准"沃爾克規則" 嚴限銀行機構自營交易 2013-12-11
美國五大監管機構投票表決通過沃爾克規則 2013-12-11
沃爾克法則阻礙銀行做市交易和薪酬安排 2013-12-10
馴服通脹的沃爾克 2013-10-1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